高爾基說過:“愛護自己的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焙⒆佣加胁还缘臅r候,也許是隨便破壞東西,也許是不愿意吃飯,甚至是有暴力傾向……對于這些行為,先不要想著如何讓他變乖,而是要找出孩子不乖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盡量不要簡單地以“讓孩子聽話”為早教教育目標。接受了孩子的不乖之處,孩子的性格才不可能扭曲。
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真是太不乖了?!边@一現象非常普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也在膨脹,當自己的意愿受到阻撓時,很可能就變得不乖。其實這個“不乖”,也如同不聽大人的話、不按大人的規矩辦事等,只是大人的一面之詞。孩子有不乖的表現,說明他個性鮮明,并非是糟糕的事。就算真有缺點,不妨給孩子反思的空間,總是用一些教條的想法束縛孩子,可能會讓他們更加反叛。
在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孩子經常在衣服上亂涂亂畫,父母一般都會認為孩子不乖,但是孩子的不乖是有原因的。父母一位的指責并不能解決孩子的不乖,恐嚇也只能加深孩子的反叛。既然孩子在衣服上畫畫已經成為事實,父母何不坦然接受呢!對于孩子的這種不乖的表現,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處理。孩子喜歡漂亮,可以讓他選擇要穿的衣服和鞋子‘在心疼被他亂畫的衣服的同時,也可以贊嘆一下,我們家的寶寶真實個繪畫的天才哦。
接受孩子的不乖之處,就是用一種溫和的早教方式和孩子相處,了解孩子不乖的真正原因。這樣不但容易被孩子接受,還可以在孩子心里樹立良好的形象,同時讓孩子的個性得以自由發展。
專家提示:
1、平時多注意孩子,把他們每個階段的好壞都牢牢記在心里,這樣才能做到了解孩子,找出孩子不乖的原因,從而在溝通中占得先機,避免和孩子形成代溝。
2、在孩子的一些不乖行為面前,要針對性地有技巧地接受與配合,甚至可以參與到孩子的“不乖”中去,通過互動成為孩子的朋友,比如,陪孩子游戲,允許他把家弄亂,但游戲過后要求她和你一起收拾。
3、在孩子過于淘氣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強硬的手段去制止,試著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在選擇合適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要有寬廣的心胸,再寬容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不乖之處,這樣你發現孩子的不乖有時也是一種可愛的表現。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