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廣告
    您現在的位置:親子首頁 > 親子 > 親子要聞 > 正文

    家長們犯過這些教育通病嗎

    我們的國人都喜歡攀比,喜歡給孩子說,你看你們班誰誰怎么怎么樣,你怎么就這么不長進,總把大人的意愿強加于孩子身上,似乎要讓孩子完成自己當年為完成的事情一樣,殊不知這樣做給孩子造成多大的負擔,做為家長,你犯過以下十個教育通病嗎?

    一、對孩子期望過高,管教過嚴

    被逼迫出來的“優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對父母,對社會產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為孩子做所有決定與選擇

    這一點,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給孩子學會“自律”的機會

    當孩子關上房門,就總覺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壞事。

    四、不表揚孩子,以免孩子驕傲

    當一個孩子興高采烈地沖回家告訴媽媽得到老師表揚了,而媽媽卻說,受表揚就會翹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臟!

    五、喜歡橫向比較,說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說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

    六、愛往孩子身上撒氣,奚落孩子。

    父母將工作生活中的情緒帶給孩子,稍不順就拿孩子撒氣,還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七、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帶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學,我就給你買最好的電腦”……這樣的獎勵方式,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

    八、輕易許諾,但言而無信

    最本質的原因是父母沒把對孩子的承諾看成承諾,沒有理解父母與孩子間的關系應是平等關系,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很失望。

    九、總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父母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當孩子對一件事情表現出極大的天賦與熱情,家長視而不見,將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扼殺在搖籃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養

    電影《閃亮的風采》中鋼琴師一生的悲劇——粗暴的父親只要求他單純學習鋼琴技能,最后導致他在技藝上成為大師,在精神上卻變成了殘疾人。

    50歲還能和孩子分享喜哀才是“潮”家長

    我們生在開放的80年代,長在興起的90年代,我們的父母恰恰生在封閉的50年代,長在顛簸的60年代。

    說實話,孩子都喜歡“潮”家長。這個“潮”,不是說打扮要花枝招展,而是指關注的話題不落窠臼。我結交了不少學藝術的孩子,在長輩眼里,這批弄潮兒應該是最出位的吧。但其中就有個女孩十分驕傲地說,找老公就要找她爹那型款的,既有品位,又講人文關懷。其實,小姑娘小時候,她爹倒是父母里唱白臉的角兒,打罵也來,但打動孩子的是父母的人格魅力和開放的溝通。她爸從小就帶著女兒到處旅游、攝影,自己喜歡看書、收古董、養鳥、淘畫兒……這些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女兒。老爹到了50歲,一路都和女兒互相分享喜哀,永遠作為女兒堅實后盾,叫人羨慕。

    我想跟爹媽們分享個觀點,是中國音樂人張帆回憶起十年前,中國露天音樂節剛剛萌芽那會兒,年輕的音樂狂熱分子和年長的政府安保人員打交道時的情形。大人們從開始嚴辭拒絕,到后來放手一搏,最終發現小年輕挺有思想。張帆總結了一句話:給年輕人一點尊嚴,他們就會加倍尊重你。

    我見過一個很開明的60后媽媽。她的女兒當年在省內一所重高讀書,但面對自己毫無興趣的數理化課程,女兒自主決定到美國去讀高中,之后又自己挑選了一所美國藝術大學。其實,女兒在做這些決定時,這個潮媽媽也無不膽戰心驚,但有時堅持一下,不主動出手阻攔,沒準您就能看到孩子自己搗鼓出了一番天地。

    責任編輯:陳國水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山| 镇雄县| 云南省| 恩施市| 南溪县| 高州市| 万荣县| 湘西| 马山县| 平安县| 临武县| 宁强县| 肇源县| 吉安县| 普安县| 宁南县| 开远市| 敦化市| 扬中市| 垦利县| 株洲市| 无棣县| 栖霞市| 横山县| 盘山县| 渭源县| 太仓市| 平山县| 丹江口市| 灵川县| 保德县| 南康市| 禹州市| 广河县| 南溪县| 分宜县| 穆棱市| 奇台县| 灌阳县| 安阳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