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廣告
    您現在的位置:親子首頁 > 親子 > 親子要聞 > 正文

    虎媽不是中國式教育的代表

    最近,美國《華爾街日報》一篇題為“為什么中國媽媽更勝一籌?”的文章引起轟動,作者蔡美兒的教育方式在英美媒體和網絡掀起了一場中美家長育兒方法差異的大討論。

    有人認為“虎媽”蔡美兒主張對子女高要求的教育方式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孩子的成績相對來說比較優秀,但也有人認為這對孩子來說過于嚴苛,令人難以接受。那么我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專家對這件事又有什么看法呢?

    “虎媽教子”引發的爭議,事實上只是個新聞事件,但當這個新聞事件傳到中國,一些教育家和家長卻認真地把它延伸成為“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之爭。而爭議的參與者也未必能夠客觀地區分這兩種教育理念,所以爭論下去,教育概念反而越來越模糊。

    虎媽不是中國式教育代表

    蔡美兒堅持的“虎媽”形象其實是她自己的選擇,和中國家庭教育無關。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講求的是“嚴父慈母”,古代孟母對孟子嚴格要求,那是因為“母代父職”的結果。

    討論“虎媽”這個問題必須回歸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和成效上,蔡美兒不是教育家,我覺得拿她的教育理念來討論沒有意義。比如她認為中國的家庭教育是:

    1. 完成學業總是第一位的。

    2. 考試中的“A-”是不合格的。

    3. 必須要在數學上比同班同學領先兩個學年。

    4. 絕不能在公共場合夸獎孩子。

    5. 如果孩子與老師或教練發生沖突,做家長的必須堅定地站在老師或教練一邊。

    6. 父母惟一允許孩子參加的課外活動,是那些他們能贏得獎牌的項目。

    7. 獲得獎牌,而且必須是金牌。

    除了第一點,其他都是現代一部分急功近利的家長采用的做法,并不代表中國家長。至于她堅持家長的絕對權威,早就缺乏社會的支持。硬著來,對于一般家庭,結果只能是培養出一個沒有個性、綜合素質低、知識貧乏、缺乏工作能力的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也損害了國家的發展。

    “棍棒教育”無知,“賞識教育”過度也不好

    有不少人認為西方國家采取的是“賞識教育”,而中國傳統的教育就是“棍棒教育”。其實,這樣解釋西方教育和中國傳統教育是一種誤解,是對西方教育及中國傳統教育的不了解。“棍棒教育”存在于無知而自以為是的家長,不一定只存在于中國。而“賞識教育”是近現代西方智障兒童教育,有人把它當做正常人的教育來推廣,是不合適的。過度地使用賞識教育,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滋長驕傲情緒,從而變得盲目自信。

    從親子教育的角度來看,我主張的家庭教育是:

    第一,已婚青年必須接受教育,能夠很好地定位自己,有良好的人生規劃,能夠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質和成長規律,他才能生兒育女,當一個稱職的家長。

    第二,從孩子誕生開始,從孩子的生理和大腦的發育成長到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都是父母的責任,要保證孩子在入學時具有一定的成熟度,能夠正常地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

    第三,父母教育子女的同時,本身也在成長。所以,“與孩子共同成長”才是今天我們所要推動的家庭教育。

    責任編輯:陳國水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兴城市| 霍林郭勒市| 交口县| 泰兴市| 资溪县| 鄂托克旗| 栖霞市| 五原县| 若尔盖县| 太康县| 西乡县| 青岛市| 余庆县| 乐至县| 修文县| 中卫市| 界首市| 年辖:市辖区| 新昌县| 吴江市| 博乐市| 聊城市| 麦盖提县| 彭州市| 抚州市| 沿河| 福鼎市| 屯昌县| 湖口县| 岳池县| 通海县| 灯塔市| 集安市| 松潘县| 沈丘县| 阳山县| 涿鹿县| 北海市| 莒南县|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