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廣告
    您現在的位置:親子首頁 > 親子 > 親子要聞 > 正文

    手機成為孩子的電子鴉片

    受訪專家:王國平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國語小學、雙語幼兒園總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工作委員會理事長

    玩游戲,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

    喬布斯是位極具創造力的企業家,在科技進步中做出卓越貢獻。雖然他走了,但他留下的蘋果系列產品卻風靡全球。特別是對現今的青少年,只要有條件,人人都想要個iPhone。

    iPhone以及其他智能手機的功能很多,包括電郵、移動通話、短信、上網和游戲等,但最能吸引孩子的還是游戲。在電子游戲面前,連很多成年人都缺乏自控能力,年幼的孩子又如何抗拒得了它呢?

    我們常看到如下的場景:旅游中孩子們手持大屏幕智能機,忘記了欣賞路上的美景;隨父母與親友聚會,低頭玩著iPhone或ipad,無視他人和餐桌上的美食。在家中更是如此,這讓父母非常無奈。好在學校還有紀律約束,不能把這個物件帶到課堂中。可據學校老師說,不少學生沉迷于玩智能手機的游戲后,上課精神頭不夠、注意力不集中。

    沉于網絡,孩子的人文素養會缺失

    華東師大陸有銓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個觀點:科技和人文本質上是一對矛盾,科技發達的同時,人文卻在流失。智能手機的出現便是如此,孩子們無法抵御高科技游戲的誘惑,沉溺其中,變得不關注其他、不愛讀書、不愛與人交往,最終可能患上“心理孤獨癥”。

    也有人說,電子游戲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固然,一些游戲有鍛煉和開發智商的作用,但是弊大于利,由此導致的兒童不能自控的情商問題最為嚴重。特別是電子游戲玩久了,無法自拔之后,兒童對現實世界的接觸越來越少,人文的東西缺失得越來越多,是兒童成長的不利因素。

    學習要以書本為主、以網絡為輔

    有家長說,用智能手機可以讓孩子上網獲取知識。果真如此嗎?請看一個中學生的來信:我是一個求知欲非常強烈的人,現在我發現,網絡占據我的時間越來越多,而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雖然網上信息量大,但是那些信息是零散的,書籍的邏輯性、整體性、框架性思考在網絡上卻無法得到。我每天都上網,海量的信息讓我欲罷不能,我現在十分苦惱。請問,我如何在網絡與書籍之間保持平衡?

    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就閱讀能力來說,我個人對網上的碎片化知識持否定的態度。每天花10個小時刷微博,一個月下來會發現你的收獲基本為零,因為這種閱讀形不成網絡的知識,那些信息就像握在手中的流沙,必然漏掉。

    可取的辦法就是確認自己的興趣點,或者確認自己的志向,從興趣或志向出發,圍繞一個中心,學習相應的知識。我個人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一門知識最快的方法是扎扎實實讀相應的專業書籍,從頭看到尾,有疑問的地方可以上網查詢。當你對一門學問入門之后,你就可以圍繞著這門學問,繼續向深度和廣度兩個方向發展。

    許多老師都會告訴學生,當一門知識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試著自我總結自我敘述,看看能否用自己的邏輯、自己的語言敘述一遍所學的知識,這個再創造的過程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如果一門知識可以熟練運用時,可以以此在網絡上與人交流、溝通,這即是再創造的過程,學生能獲得滿足感。

    所以,無論為了提升自我還是滿足自我,學習都要以書本為主、以網絡為輔。

    責任編輯:陳國水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绥宁县| 新津县| 洪湖市| 九台市| 潼南县| 西昌市| 宝应县| 乐清市| 枣强县| 连南| 黔西| 台江县| 蒙阴县| 平武县| 凌源市| 富民县| 朝阳市| 福清市| 安多县| 阿拉善右旗| 巴南区| 甘泉县| 西城区| 雅安市| 新丰县| 保康县| 屯留县| 萝北县| 丰宁| 马尔康县| 巢湖市| 尼玛县| 庆阳市| 扶沟县| 铜陵市| 连江县| 北宁市| 潜山县| 嘉峪关市|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