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16周起:音樂胎教法
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兒聽覺器官的神經功能,從孕16周起,便可有計劃地實施。每日1次~2次,每次15分鐘~20分鐘。一般在晚上臨睡前比較合適,可以通過收錄機直接播放,收錄機應距離孕婦1米左右,音響強度在65分貝~70分貝為度。
胎教音樂的節奏宜平緩、流暢,不帶歌詞,樂曲的情調應溫柔、甜美。但要注意千萬不能把收錄機直接放在孕婦腹壁上給胎兒聽。在胎兒收聽音樂的同時,選擇自己喜愛的各種樂曲,借以調節心態,增強胎教效果。
●孕20周起:對話胎教法
孕20周,胎兒的聽覺功能已經完全建立。母親的說話聲不但可以傳遞給胎兒,而且胸腔的振動對胎兒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孕婦要特別注意自己說話的音調、語氣和用詞,以便給胎兒一個良好的刺激印記。
父母可以給胎兒起一個中性的乳名,如“平平”、“樂樂”等,經常呼喚之,使胎兒牢牢記住。如此,嬰兒出生后哭鬧時再呼之乳名,便會感到來到子宮外的嶄新環境并不陌生,而有一種安全感,很快地安靜下來。
● 孕20周起增加撫摸法
嬰幼兒的天性是需要愛撫。胎兒受到母親雙手輕輕地撫摩之后,亦會引起一定的條件反射,從而激發胎兒活動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觸覺刺激,通過反射性軀體蠕動,以促進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
孕婦每晚睡覺前先排空膀胱,平臥床上,放松腹部,用雙手由上至下,從右向左,輕輕地撫摩胎兒,就像在撫摩出生后的嬰兒那樣,每次持續5分鐘~10分鐘。但應注意手活動要輕柔,切忌粗暴。
●孕24周后增加觸壓、拍打胎教法
孕24周以后,可以在孕婦腹部明顯地觸摸到胎兒的頭、背和肢體。自此時開始,每晚可讓孕婦平臥床上,放松腹部,使胎兒在“子宮內散步”、做“宮內體操”。這樣反復的鍛煉,可以使胎兒建立起有效的條件反射,并增強肢體肌肉的力量。
經過鍛煉的胎兒出生后肢體的肌肉強健,抬頭、翻身、坐、爬、行走等動作都比較早。但要記住,一旦胎兒出現踢蹬不安時,便應立即停止刺激,并輕輕撫摩之,以免發生意外。
孕36周后增加光照胎教法,聯合以上各種方法,綜合地對胎兒進行教育、訓練,溝通了信息,形成父母與胎兒之間的相互結合,對于出生后嬰兒的智力開發十分有利。經過一段訓練后,即可總結一下胎兒對某種刺激是否建立起特定的反應或規律。這樣將有助于醫生對胎兒發育情況的了解。
孕媽媽在孕期的各個階段正確的對胎兒做出合適的胎教會給肚子里的寶寶帶來更大是益處,根據孩子不同的發育階段,做合適的胎教,這才是做胎教的最正確辦法。正在懷孕階段的女性們可一定要注意哦。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