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過度患上妊娠糖尿病
張女士懷孕后一直秉持著“吃得多、吃得好,媽媽的營養跟上了,生出來的寶寶才健康、才好帶”的宗旨補充營養。張女士的婆婆也費盡心思變著花樣給媳婦做各種美食,從網上搜羅了各種營養餐,每一餐后都還準備了不少水果,就怕自家媳婦營養跟不上。就這樣,張女士食量大增,對食物來者不拒。但是,到了24周產檢的時候,張女士卻被查出患上了妊娠糖尿病,過度的進補使張女士和胎兒的健康都受到了威脅。
進補過度痛失胎兒
張庭(化名)懷孕三個月,儼然是家中的重點保護對象。婆婆每天給她熬湯喝,不是紅參就是老母雞,希望她能生下健康寶寶。可惜,一段時間過后,張庭開始覺得心悸胸悶、頭痛失眠。有一天,突然感覺陣陣腹痛,下身出血,家人急忙把她送到醫院,盡管醫生盡力搶救,可是胎兒最后還是沒能保住。張庭的婆婆本是好心為她補充營養,卻不知紅參是溫補助陽之品,大量服用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孕期進補過度的危害
孕期進補過量,對準媽媽和胎兒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對準媽媽的影響
孕期進補過度會增加準媽媽患上妊娠高脂血癥或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體內脂肪蓄積過多,還可能造成分娩困難。此外,還會加重準媽媽的心臟、肝臟負擔,分娩后體重恢復到孕前水平的時間會延長,產褥期卵巢功能恢復緩慢,產后推遲,甚至會出現一系列卵巢功能不良的表現。
對胎兒的影響
準媽媽進補過度會使巨大兒和先天畸形發生概率增加,同時,胎兒官內缺氧、產傷如顱腦損傷、肩難產、肢體骨折等發生率也增加,胎、嬰死亡率明顯上升。出生后容易發生低血糖等各種并發癥,成年后發生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險性也有明顯增加。
孕期進補應該對癥進行
準媽媽應從懷孕早期即向營養門診的醫師進行咨詢,并根據自己的體重、胎兒的生長情況,估算出自己每天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科學調配膳食,盡量從食物中獲取所需要的營養。對于某些營養物質嚴重缺乏的準媽媽,當食物不能滿足其需求時,則必須通過補品進行針對性補充。準媽媽在選擇和服用補品以前,必須充分了解補品的適用范圍、不良反應、有效成分和劑量,避免誤服和過量服食。
孕期進補的注意事項
食補優于藥補
對準媽媽們來說,食補是最好的營養法則,不論廣告上的代言人說得多么誘人,準媽媽也必須謹記,那些補品經過層層的加工,到你手上的時候已經接近于零了。因此,關心準媽媽,無需購買大量的補藥。
進補需根據體質
對準媽媽們來說,孕期吃羊肉、牛肉、黃鱔、板栗等對補充準媽媽有溫陽益氣的作用,但是對于陰虛體質的準媽媽不合適。而海參、百合、銀耳、甲魚等對陰虛血熱的準媽媽不錯,陽氣虛的準媽媽則不適合。所以如果選擇偏溫性或偏涼性的食物,應當注意一下體質屬性。
進補重在營養平衡
孕期進補重在營養平衡,配方合理。不少準媽媽在懷孕之后由于妊娠反應,或者原本就比較挑食,所以在孕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造成的后果就是準媽媽補充的營養物質過于單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