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廣告
    您現在的位置:親子首頁 > 親子 > 親子要聞 > 正文

    不用罵,孩子也會自己認錯

    一位教師在學校走廊上,遇到兩個正在嬉戲追打的學生,她閃避到走廊墻的邊緣,卻仍被他們撞到。碰撞了她的學生趕忙道歉,另一學生卻若無其事。教師要他道歉,他卻不肯,堅持只是他的同學碰撞了教師,自己沒任何過錯。回到教師辦公室,老師把過程與其他教師討論,不少教師都分別列舉出類似的經歷,一致慨嘆時下孩子們總愛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的妻子是做老師的,剛才所說的就是她的親身經歷。

    回家后,她再復述這事,希望找到更妥善的處理方法,面對不會認錯的學生如何把他們“撥亂反正”。她得到的錦囊是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錯失,應先讓孩子說出事情始末,再按學生的反應,以問題引導他自省:例如問同學為什么會碰撞到教師?轉換角色,若你自己被其他同學碰撞會有什么反應?若你在走廊上被兩人碰撞,只有一人向你道歉,你會接受嗎?與同學在走廊上嬉戲追打的起因是什么?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方法?事情到此,你覺得應該怎樣做?若能以平心靜氣的態度、逐一向學生提問,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作答,并因根據學生當時的回應,將問題的先后和內容作適當的調整,引導孩子易地而處,交換角色而思,他定必有另一番感受。

    一星期后,媳婦再遇另一事件:她訓示一名頑劣不守校規的學生時,該名學生卻粗言以對。她十分生氣,正想嚴懲該名學生,卻忽然她改變了初衷──控制了怒火,沒有立即責罵學生,改以平和的態度,先讓他復述剛才發生事件的詳細經過,再引導學生思考。她問學生:“能不能告訴老師,你是不是經常會罵人?若你被別人罵有什么感受?”隨后她要學生反思不守校規的行為,對自己及他人,包括同學、教師或父母等的影響,再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改善的空間。經過一番循循誘導后,學生主動向她道歉,不單認錯,還承諾不會再犯——這就是自省的威力。

    現今不少父母,在子女學習的培訓上不遺余力,但卻很少會耐心地指導子女反省。其實,自省的重要性不止在于幫助孩子發現失誤,及早改過,若能夠教導孩子對日常發生的事情常作反省,可以加強孩子自己的處事能力,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邁向成長。

    父母可就以下的“自省五部曲”,引導孩子檢討其得失與對錯,并提醒處事應有態度,及預期之成效:

    一.讓孩子安定下來,心平氣和地詳細復述事情始末,讓他思考事發的起因和結果。

    二.分析事件的成因時,引導孩子尋找及考慮其他不同的處理方法,以改變或防止事情發生。

    三.探討孩子在事情發生后,其言語、行為和態度的回應,及他所預期的后果,引導孩子思考事情的結果是否與期望相符,從而找出可改善的地方。

    四.問問孩子的感受,和易地而處作為對方的感受,若其他人受到影響,則同時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和期望,讓孩子決定緊隨著應採取甚麼善后回應。

    五.最后,要孩子自己說出在整件事情的經歷中得到的教訓,及今后在面對相同環境下的處事方法。

    當子女年幼遇到任何突發事情時,父母若能重復上述問題,指導孩子思考,則不難培養出孩子自省的習慣。

    責任編輯:鄭孜菡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木县| 望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仙居县| 古田县| 黔西| 敦煌市| 会同县| 卢湾区| 廊坊市| 淮滨县| 红河县| 乡城县| 峡江县| 吉林省| 鹤壁市| 神木县| 乌兰浩特市| 天镇县| 报价| 博客| 高雄县| 彩票| 老河口市| 高唐县| 宣化县| 光泽县| 常州市| 留坝县| 株洲县| 三亚市| 拜泉县| 泗洪县| 广昌县| 虞城县| 淳安县| 镇赉县| 海宁市| 北京市| 江陵县|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