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云上
有個10歲孩子的媽媽找我訴苦,她的兒子說不想上學了,她用了情緒管理的方法,可是沒有用。我問她是怎么做的。她說:“我告訴他:‘哦,你不想上學了?!ㄟ@是共情吧?)‘為什么不想上學呢?’(這是解析原因吧?)”孩子回答:“作業太多。”媽媽繼續:“可是,如果你不上學的話,就學不到知識和本領了呀?!保ㄟ@是講道理吧?)“如果你覺得作業太多,寫不完,可以試著和老師溝通呀。”(給出進步方向吧?)可是,孩子卻一直沉默。
“老師,你看,我已經把你說的四步曲都用上了,可是,不管用呀。他都不說話了?!笔堑?,當這位媽媽跟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也沉默了。為了讓她明白兒子沉默的原因,我和她演練了一次她和兒子的溝通方式,我做媽媽,她做兒子。我問她,這樣和她溝通后,她的感受是什么?她沉默了很久,告訴我:“我感覺不到你聽懂了我說的話,我感覺到其實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最后,她承認,她自己的方法有問題。
事實上,情緒管理那些攻略的有效性,首先是建立在家長真的看到或聽到了孩子的情緒的基礎上。尤其是小學以上的孩子,他們其實自己都明白很多道理,所以,成人講道理的方式往往是無效的。這時候,他們更需要的是“積極傾聽”。
成人太喜歡講道理了,總是急于替孩子解決問題。實際上,10歲的孩子不想上學,這是他自己應該解決的情緒問題。這里,媽媽不應該著眼于解決這個問題,而應該著眼于通過語言溝通讀懂孩子這個問題背后的情緒。
后來,我和她做了新的演練,建議她將和孩子溝通的句式更改一下。“媽媽,我不想上學?!薄芭?,是嗎?看樣子,最近你在這個問題上很煩惱?!保ǔ姓J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你愿意和我聊聊嗎?”(尊重孩子,表達隨時愿意和他一起探討的意愿。)“你覺得用什么辦法來處理這個問題比較好呢?”(把孩子的問題留給孩子,相信他自己有處理問題的能力。)
遇到同樣問題的家長試試吧,有的時候,孩子不是想讓你解決問題呢,他只是希望你認真聽他說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