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 創業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學校發“學生上網流量與績點掛鉤”微博 引網友關注

        校方稱此舉是為了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上網流量與學習成績掛鉤,成績越好,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上網流量。昨日,一條關于東莞理工學院“學生上網流量與績點掛鉤”的微博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據介紹,學院把上網流量分為三檔,學習成績越好,申請的流量就越多,其中最多一個月可以申請15GB。

        對此,網友也是觀點不一,有網友認為很好,也有網友認為不科學。東莞理工學院負責人表示,有些學生學習不自覺,自控能力不夠,這樣控制流量能夠防止學生打游戲入迷,同時學院只是想用這樣的管理辦法來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網絡。

        官微:成績越好流量越多

        昨日下午5時30分許,東莞理工學院校級學生媒體中心官方微博 @莞工學生媒體中心發布微博稱,為做好學校2013年民生實事,“自2013年12月1日起,師生網絡流量將得到較大幅度增加。”

        據了解,學院的教務部門會把學生每年的平均學分績點匯總,然后統一交給學院的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該中心會根據學生的績點設定學生可獲得的對應流量檔次。根據規定,每位學生除每月可獲得免費1GB的流量外,付費流量分三檔,最高可申請不超過15GB的付費流量。

        “平均學分績點﹤2.5,可每月交納10元,申請不超過5GB流量;平均學分績點≥2.5且﹤3.0,可每月交納20元,申請不超過10GB流量;平均學分績點≥3.0,可每月交納25元,申請不超過15GB流量。”該規定顯示,若學生參加各類人才培養計劃、科研課題、科技競賽等活動,確需使用更多網絡流量,可額外提出申請。

        記者看到,除了對學生的流量管理有所變化之外,教工用戶也有增加。“為每位教工每月免費提供20GB網絡流量用于辦公使用。”規定稱,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可向校內二級單位提供一個50GB免費網絡流量的賬號用于辦公使用。

        校方:鼓勵學生投入到學習和科研

        “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網絡學習和搞科研,同時對于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說,查資料也更加方便了。”昨日,東莞理工學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年初,就有學生和老師反映上網流量過少,希望增加上網流量。隨后學校經過研究決定對學校的網絡進行擴容,并投入了大量資金。

        該負責人介紹,之前東莞理工學院的每個學生每個月最多只能申請5GB的流量,其中1GB是學院免費提供的,但是經過網絡擴容以后,每個學生每個月至少可以擁有6GB的流量,與以往相比較,還是增加了很多。

        “學校主要考慮的是學習問題,有些學生學習不自覺,自控能力不夠,這樣控制流量能夠防止學生打游戲入迷。”該負責人稱,這樣的規定看上去有些嚴苛,實際上70%的學生都能夠拿到第二檔的流量,也就是可以申請不超過10G流量,只有10%左右的學生拿第一檔,也就是申請不超過5G流量。“學院只是想用這樣的管理辦法來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網絡。”負責人表示。

        熱議:

        彈:控制流量不合理

        昨日下午,理工學院這一規定也引來不少學生的吐槽。

        理工學院大二學生小龍(化名)告訴記者,學校如果真出臺這樣的規定,不僅不公平而且也不合理。“個人流量需要多少,又不是由學習來決定。大學衡量人的東西又不光是學習,而且即便流量少了,學生也未必就用更多的時間學習,所以學習差的人流量少,這不公平。”此外,小康還認為,很多學生在家習慣了無限制上網,尤其是新生入校后可能會不適應,本來理工學院的流量資源就有限,學校不僅不去考慮如何增加,反而想法去限制,這也不合理。

        贊: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不過,已從理工學院畢業五年多的阿義認為,學校限制流量的做法,表面看來的確是欠缺公平,但是出發點還是好的。尤其是對于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學習自制力相對薄弱,根據成績限制流量,能夠防止少數成績差的學生沉迷網絡,也可以通過引導間接地讓他們專注于學習。

        阿義說,當年在理工學院讀書的時候流量也很有限,但也一樣過來了,大學少上點網不是壞事。事實上以前,如果不玩網絡游戲的話,每個月5GB的流量是夠用的,現在新規定是所有學生都至少增加了1GB,相對還是可以的。

        專家:控制流量治標不治本 應豐富學生生活

        “學校的目的,應該是想通過這樣的方法,控制學生的上網時間,但實際上是有點本末倒置。”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這種規定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學生想上網,而學校又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他們也會到網吧去的。” 熊丙奇說,最主要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單純控制上網流量,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學校更重要的是重視人才培養,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 熊丙奇說,比如老師和學生要經常性地溝通和交流,比如多開開講座和沙龍之類的,既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學生對網絡的依賴也就沒那么強烈了。

        責任編輯:海霞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峽網(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福建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博罗县| 阜宁县| 迁安市| 钦州市| 南通市| 兴城市| 凤阳县| 韶山市| 原平市| 正定县| 九江市| 阿巴嘎旗| 永登县| 福鼎市| 习水县| 柳林县| 安阳市| 抚州市| 通河县| 云龙县| 年辖:市辖区| 民勤县| 高尔夫| 当阳市| 崇阳县| 舒兰市| 平昌县| 阿拉善盟| 大理市| 襄垣县| 桐柏县| 秦皇岛市| 洪湖市| 蓝山县| 高要市| 汤阴县| 高安市| 兰坪| 柳州市|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