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財經頻道>財經新聞
    分享

    玉米收購,對東北農民是一個巨大的話題。由于連續多年的臨儲收購,這里的絕大多數農民已經習慣了只種玉米,甚至就會種玉米。玉米的每一個豐歉,都直接關系著他們一年的收益;玉米價格的每一點漲跌,都直接影響到他們一年的收入。而今年,當他們再一次收獲豐收年的時候,遇到了臨儲收購的正式改革。“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方式,讓他們不得不面對玉米收購價格下跌的現實。

    盡管在記者采訪時,許多農民還仍然有些不情愿,甚至想不通,但玉米收購改革已經到來。這是一道必須跨過的關口。

    現在的問題是,在跨越這道關口的時候如何保證農民合理收益?記者所到之處,大家思考的、處理的也都是這一問題。按照中央政策,今年的“市場化收購+補貼”方式,能夠基本保障農民收益不受大的損失,各地也都按照這一要求兌現或正在兌現給農民的補貼。不過從整體上看,今年剛開秤的玉米收購價已經由去年的1元一斤跌至0.7元左右,收益減少不可避免。幾個采訪對象向記者表示,收入比去年減少了近一半,“種糧不賺錢,要靠補貼錢”。

    但“種糧不賺錢,要靠補貼錢”并不是玉米收購改革的目的。不可否認,短期看,玉米價格隨行就市,對種糧農民的收入影響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但改革的目的不是價格下跌,而是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從長遠看,短痛是為了培養更有競爭能力的現代農業,使農民由埋頭種地逐漸向看著市場種地轉變,逐漸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這樣既能不斷提升農產品供給水平,也能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

    不過在眼前,及時到位的補貼成為穩住農民種地信心的關鍵。手里有錢,心中不慌。今年財政部出臺的新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在使玉米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同時,綜合考慮了農民合理收益等多方面因素,保證農民不虧損。在記者采訪的黑龍江、吉林,大部分地區補貼已發放到農民手中,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糧價下跌給農民帶來的損失。

    責任編輯:金林舒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大名县| 仲巴县| 永靖县| 武平县| 大冶市| 和政县| 大城县| 修水县| 峡江县| 庆云县| 巴林左旗| 孟连| 株洲县| 太和县| 新绛县| 论坛| 桐庐县| 德州市| 青铜峡市| 榆中县| 汾西县| 吉林省| 南和县| 松原市| 福海县| 延长县| 呈贡县| 昌宁县| 靖安县| 司法| 河北区| 尉氏县| 湘阴县| 黔南| 海阳市| 白水县| 出国| 临沧市| 钦州市|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