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11日訊 記者10日從省審計廳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貫徹落實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方案的實施意見》,標志著備受關注的“生態審計”拉開帷幕。今年起,在莆田市和閩清縣、仙游縣、光澤縣試點,明年起全面開展審計試點,2018年起建立經常性審計制度,審計評價結果將作為領導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這意味著,今后,領導干部執政期間如果所轄地區發生嚴重生態污染問題,即使離任了也將承擔責任。
結合我省區域特點,將探索海洋資源審計
“針對干部的離任審計,過去主要側重于經濟方面,如審查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財務收支狀況等。建立生態審計,有利于改變一些干部‘唯GDP論英雄’的傳統發展理念,建立綠色政績觀。”省審計廳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處處長茅金焰介紹,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以領導干部任期內轄區森林、海洋、土地和水等自然資源資產變化狀況為基礎,通過對其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進行審計評價,界定領導干部應承擔的責任。
我省生態審計的重點除了國家要求的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5個領域外,還結合我省區域特點,積極探索海洋資源審計,重點審查海洋功能區規劃的執行情況、海域面積和海島數量變化情況、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情況等。
審計制度非“一刀切”,閩東、閩西將不同
同時,我省生態審計制度并非“一刀切”,而是結合當地主體功能區定位和自然資源資產稟賦特點因地制宜。如,針對閩東南沿海地區重點關注海洋資源、水資源,針對閩西北山區則更多關注森林資源、礦山資源。
不過,自然資源資產種類繁多,信息龐雜,專業性強,不易核實,相關的基礎數據信息分散在不同的職能部門,給審計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為打破壁壘,審計部門與發改、經信、國土、環保等11個部門建立審計協作機制,打出“組合拳”。根據《實施意見》,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本單位所轄自然資源資產的監測、調查和統計,逐步完善本單位所轄自然資源資產基礎數據庫,建立健全省、市、縣(區)三級自然資源資產動態統計臺賬制度,逐步形成完備、實時、數字化的自然資源資產監測體系,為審計試點提供基礎。
(據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建“菜籃子”今年增品種提品質 支持創建品牌2017-04-10
- 福建保險中介市場 新增實力新星2017-04-10
- 醫改兩年 福建的三大干貨都在這里2017-04-10
- 王洪祥任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2017-04-09
- “快男”福建分唱區燃戰火 印尼留學生獲首張晉級卡2017-04-09
- eBay福建跨境電商峰會在福州順利舉行2017-04-09
- 福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2017-04-09
- 福建19萬多“老賴”被納入征信系統2017-04-08
- 閩34個被巡視單位黨組織公開發布整改落實情況2017-04-08
- 福建港口貨物港務費降低10% 為企業減負2017-04-08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醫改兩年 福建的三大干貨都在這里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