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草地上散布著野生蘑菇。

    草地上散布著野生蘑菇。

    福州新聞網5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文 市民供圖)昨日,市民劉女士在紫陽地鐵站附近的草地上,拍到了成片蘑菇,“前幾天還沒看見,這兩天突然冒出來,有些人還動手采了”。省農科院專家提醒,野生蘑菇可能有毒,最好不采、不賣、不食。

    劉女士介紹,這些蘑菇在綠化帶里隨處可見,像一把把小圓傘,有的比成年人的巴掌還大,蘑菇柄有四五厘米高。“它們長得特別像我們平常在菜市場里買的蘑菇,我不敢吃野蘑菇,擔心有人把它們采回吃掉。”她對記者說。

    記者發現,雨后福州不少綠化帶和公園里,出現了野生蘑菇,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看著格外鮮嫩。有依姆告訴記者,“采蘑菇要憑經驗,顏色鮮艷的不能吃。”

    真的是這樣嗎?省農科院食用菌所副所長、蘑菇專家曾輝說:“在梅雨季節或者夏季暴雨后,草地上總會長出不少蘑菇。市民可以欣賞它的美,但千萬要做到三個‘不’:不采、不賣、不食。”

    曾輝介紹:“光靠肉眼來辨別蘑菇是否有毒是很困難的,專業人士有的還需要借助顯微鏡等專業工具才能有效鑒定。有些野生蘑菇長得像可食用的普通蘑菇,其實毒性很強。有些野生蘑菇顏色鮮艷,反而可以食用。”

      長得像小圓傘的野生蘑菇。

    長得像小圓傘的野生蘑菇。

    他對劉女士拍的野生蘑菇照片進行辨認,覺得劉女士拍到的很可能是大青褶傘。“大青褶傘被業內稱為南方的ICU菇,它未成熟時菌褶是白色的,成熟以后菌褶會變成綠色。誤食它會引起胃腸中毒,癥狀輕微的會上吐下瀉,吃的量大又得不到及時救治有生命危險。”他說。

    他說,“市民喜歡吃蘑菇,一定要到正規市場買,凡是野生蘑菇都不要吃。對于誤食野生蘑菇,且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炎癥狀的市民,要馬上催吐并送醫,一定要把食用過野生蘑菇的信息提供給醫生,以防誤診為胃腸炎和一般的食物中毒,最好能保留未食用完的野生蘑菇,方便醫生和專家辨別蘑菇毒性,對癥下藥。”

    因為紫陽地鐵站附近草地上的野生蘑菇數量很大,曾輝和省農科院食用菌所的青年志愿者們,打算盡快制作“蘑菇有毒,請勿采食”的告示牌,插在現場提醒市民,并盡量清除這些野生蘑菇。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客服| 永昌县| 商南县| 新宁县| 札达县| 镇赉县| 宁陕县| 吴川市| 开封县| 泽普县| 颍上县| 富阳市| 夏河县| 涟水县| 庄浪县| 夹江县| 老河口市| 大姚县| 万全县| 化德县| 兰溪市| 乌审旗| 临潭县| 睢宁县| 夏河县| 宁乡县| 二连浩特市| 如东县| 呈贡县| 祁东县| 阿荣旗| 汉阴县| 保亭| 松阳县| 连州市| 三穗县| 颍上县| 古田县| 油尖旺区|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