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14日,漁業周活動現場人潮涌動,一位67歲的臺胞緩步而入,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聲音洪亮。他叫黃紹彭,是臺灣優良農業跨域供應鏈整合協會大陸首席代表。此次來榕,他不只是來參展觀摩,也為一件舊事而來。

    臺胞來榕尋找福馬漁業合作機遇

    黃紹彭(右)與大陸漁業代表交談。記者 池遠 攝

    這件事,要從40多年前說起。1982年,剛從臺灣大學畢業的黃紹彭被派到馬祖服兵役,他用一年半的時間在北竿島建了一座農場,與當地人結下了深厚感情。

    1986年,他再度來到馬祖,從事漁業資源調查。一次出海,讓他至今難忘:“馬尾到馬祖這片海域,是天然的漁庫。”他掰著手指細數,“石斑魚、紅石斑等魚類在這里長得好;更特別的是,這一帶是南北方貝類的交匯區——北方貝類可越冬,南方貝類也能適應,別處就沒有這種生態結構了。”

    這片福馬之間的海,從此成了他記憶中的“藍色坐標”,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個問號:有沒有可能在這片獨特的海域,探索兩岸漁業合作的新路徑?

    “3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福州,還沒有福馬‘小三通’。”黃紹彭說,那時兩岸還未通航,從馬祖到福州,要繞好幾個口岸轉機。如今,福馬“同城生活圈”正加快構建,來往越來越便利,也讓他看到更多合作可能。

    這次來福州參加漁業周,他特地選擇住在馬尾瑯岐島。“漁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通過馬尾與馬祖合作,在福州附近海域打造一個具有生態文明價值的漁業示范區。”黃紹彭說,他希望借助福馬“同城生活圈”的優勢,打造一個兼具文化、生態和技術的農業合作平臺。

    在他看來,兩岸農業合作,不只是產業對接,更應承擔三重責任:環境責任、社會責任、文化責任。提到文化,他的話更多。“我父親是山東人,所以我從小深知,兩岸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黃紹彭說,“而福馬兩地地緣近、血緣親、語言通、習俗同,是最容易推進深度合作的地方。”

    在黃紹彭看來,自己這一代人肩上有責任為兩岸合作貢獻力量。“農業,是連接土地與人心的事業,我希望把兩岸農業合作這件事做深、做實。”(記者 唐蔚嬙)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中宁县| 门头沟区| 原阳县| 隆德县| 调兵山市| 浠水县| 曲松县| 富民县| 台北市| 阿克陶县| 博野县| 同江市| 稻城县| 大悟县| 墨玉县| 通城县| 涿鹿县| 通城县| 兴文县| 沙坪坝区| 徐汇区| 普陀区| 金沙县| 沅陵县| 开鲁县| 阿合奇县| 正定县| 渭源县| 仙桃市| 奈曼旗| 上思县| 漳平市| 古蔺县| 莱州市| 麻城市| 平安县| 五台县| 四子王旗| 依兰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