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8月21日至25日,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海峽兩岸福州)青年創意(工藝)交流周在榕舉行,匯聚兩岸青年嘉賓、工藝專家、文創從業者逾百人。

    海峽兩岸青年共話工藝傳承與創新

    臺灣青年參觀羅源濱海玉石文化城。記者 原浩 攝

    本次活動以“潮涌閩臺·創藝共生”為主題,聚焦“傳統工藝+數字科技+產業賦能”,不僅設立羅源文創、臺灣文創、兩岸融合三大展區,還邀請兩岸專家分享工藝創新與產業轉化經驗,并組織兩岸青年走進羅源縣后張溪尾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等地,體驗畬族竹竿舞、非遺手作,了解閩臺文化共通基因與福建地域特色。

    在羅源濱海玉石文化城的臺灣文創展區,玻璃工藝師林諭靚帶來多件玻璃藝術作品,其中一件格外引人注目——以“如”字為象形骨架,幻化成一條騰挪的龍,既承載龍年的寓意,又融合漢字的形態美與傳統文化的象征意蘊。林諭靚說:“海青薈是一個很好的平臺,能讓更多臺灣青年來到大陸,和同道中人切磋技藝、了解彼此。”

    “這是我剛學漆藝時的作品,把它從臺灣帶到福州,就像‘回娘家’。”臺灣中華優秀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姚旭展此次帶來兩件木質漆器。對他而言,這不僅是展品,更是一段跨越20余年的心路回響。他告訴記者,臺灣漆藝與福州漆藝淵源深厚,技藝、材料、理念交融,“這些年來,兩岸工藝師的作品都在不斷進步。通過這樣的機會,大家可以觀摩、切磋,相信未來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上會更加深入”。

    臺灣中華優秀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許耿修表示,兩岸同根同源,青年在陶瓷、石雕等領域的探索,與羅源玉雕、畬族非遺的傳承創新一脈相承,“希望通過此次交流,兩岸青年在技藝切磋中加深了解、在文化共鳴中凝聚共識,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記者 唐蔚嬙)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中國工程院院士助力連江海洋經濟發展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卓尼县| 宜州市| 高陵县| 涪陵区| 中山市| 奉贤区| 株洲市| 绥棱县| 于田县| 安泽县| 霍林郭勒市| 南召县| 固安县| 色达县| 日喀则市| 浙江省| 吉林市| 原阳县| 石首市| 左贡县| 惠东县| 沂南县| 丹阳市| 鄯善县| 楚雄市| 申扎县| 万年县| 临漳县| 万盛区| 威远县| 泸溪县| 达日县| 肃宁县| 名山县| 金堂县| 巩留县| 科技| 凌源市| 双辽市|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