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湖四海”:從“如夢令”到“永遇樂”
母親河的風采 高茂山 攝
九龍江南岸 高茂山 攝
南湖夜色 高茂山 攝
九龍江夜色 高茂山 攝
國際雕塑展展品 高茂山 攝
語堂故里 莊宏 攝
國際雕塑展展品 高茂山 攝
西院湖二期 毛豫娜 攝
香蕉海 毛豫娜 攝
小家碧玉單孔橋 莊宏 攝
九十九灣綠道(板上段) 莊宏 攝
湘橋湖 莊宏 攝
水天一色——碧湖 高茂山 攝
水仙花海智能化提升工程 莊宏 攝
編者按
2018年,漳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積極推進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工作,捷報頻傳:中心城區“五湖四海”項目持續加快推進,“生態+”效應日益顯現;城鎮“三邊三節點”整治如火如荼展開,同時一批市政道路建設項目、排水(雨、污)、供水、燃氣等管網公用事業設施開建或投用;黑臭水體整治成效顯著,漳州市區還因此入選為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成為全國20個入選城市之一。
為進一步推動廣大群眾對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的了解、支持、參與、借鑒,全面展示漳州市2018年宜居環境建設成效,本報推出“美麗漳州建設成果”專題,敬請關注。
“五湖四海”:從“如夢令”到“永遇樂”
在漳州,“五湖四海”生態建設項目的實施,正讓“城中有林、城中有花、城中有湖”的理念漸漸變成鮮活的生活圖景。
“五湖四海”的建設打開了城市向東、向西、向南的建設格局,不僅保留和延展了漳州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留住古建筑和生活習俗,并與城市建設相得益彰。以城建城,以城養城——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隨處可見。可以說,打開每扇窗戶都能擁抱綠色,每走三五百米都能見到大小公園綠地。
水抱青山,花擁古剎。在南湖文化生態園,雖值冬日,但明媚的陽光時不時透過云層,流連波光粼粼的湖面。新年不妨到那個“發呆處”,跟“阿呆”雕像一起發呆,坐在石階靜享閑適的時光。活動一下筋骨,你可以跑過南山橋、中山橋、七孔拱橋,穿行綠道間,一憑眼光隨白鷺飛遠又飛回。
在荔枝海公園,站在鳳凰山頂,清風拂面,連綿荔海,綠濤翻滾,怎一個美哉!待到蟬鳴果熟時,小車輕駕愛逶迤。霞連荔色云歸鳥,且拾幽情一路詩。
流連林語堂孩時生活過的地方,你能更深切感受先生的赤子情懷。蜿蜒蕉綠向天隅,闊葉新裁好作書。蔭下棧廊聽淅雨,鄉人笑指語堂居。在保護開發休閑觀光的基礎上,天寶香蕉海挖掘運用林語堂這一文化資源,在豐富視覺風景的同時,也提升了心靈風景。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好風景自己會說話。碧湖、南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灣湖,“五湖”競秀;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四海”爭艷。從規劃到建設,一任接著一任干,“五湖四海”項目不斷優化、精致化,而貫徹其中的正是“生態+”的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而大自然含情脈脈的回饋,也讓偕城而居的你我心生歡喜。那是小城故事里說不盡的“永遇樂”了。 ⊙一揮
鐵腕治污:只為藍天、碧水、凈土
分類垃圾生態流轉屋
人民廣場1號環保廁
洗掃車
洗路車
漳州市污泥處置廠
污水管網建設
餐廚垃圾處理廠
漳州蒲姜嶺垃圾焚燒發電廠全景圖
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來,漳州全面啟動“污染防治攻堅戰”,靶向施策、精準發力,全力推進水、大氣、土壤等綜合整治,取得顯著成效。
漳州河網密布、水系豐富,通過全面落實“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等措施,目前市區建成10條黑臭水體的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氧化還原電位等4項指標均已達到國家“基本消除黑臭”標準。漳州于近日入選為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成為全國20個入選城市之一。
結合“水城”建設目標,漳州堅持“改造一段、提升一段、美化一段”,串聯形成沿河綠道網,實現“還岸于民、還綠于民”。漳州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整合城市低洼易澇區、黑臭水塘等,已建成碧湖、南湖、西院湖等滯洪區生態公園,連通九十九灣生態水系,新增水域面積1270畝。在建的西湖、湘橋湖、上美湖等滯洪區公園也正有序推進,至2020年,市區滯洪區公園總水域面積將達3820畝,既可彌補城區排水防澇短板,也能解決低洼片區水體黑臭問題,同步構建河道清水型生態系統,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統籌全城建設東南西北中區域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構建生活垃圾集、疏、運、處理一體化作業體系。漳州在主城區實施垃圾清潔直運及機械化清掃保潔項目,進一步提高清掃保潔機械化水平及路面作業效率,有效提升主城區道路市容環境,減少垃圾、滲濾液入河造成污染。同時,新建、改造一批農村水電氣信廁等基礎設施,不斷鞏固生豬禁養和礦產禁采等成果,對城鄉土壤污染進行全面管控和修復。
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漳州加快推進對重點行業重點“散亂污”企業的再次梳理及建立管理臺賬,并嚴肅查處死灰復燃和企業異地轉移現象;強化建筑工地、拆遷工地揚塵污染控制,深入推進燃煤鍋爐專項整治和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從嚴管控渣土車“滴、撒、漏”,嚴厲查處柴油貨車等機動車違法排污行為,有效推動空氣質量全方位綜合提升。 ⊙一揮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漳州首批“民間社團巡河隊”出爐 8個社團當“巡查員”2019-03-28
- 漳州首個人工智能教輔系統入駐薌城區2019-03-26
- 漳州市16個基層工會獲評省模范職工之家2019-03-25
- 漳州不少學校附近辣條“泛濫” 執法部門排查整治2019-03-21
- 預計今年平均氣溫偏高 漳州全年降水量偏少2019-03-21
- 漳州:手機掃碼識別買食品很放心2019-03-21
- 漳州開展2019年漳州青少年綠色行動2019-03-19
- 漳州集中銷毀35噸假劣過期失效產品2019-03-18
- 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深入漳浦縣開展工作調研2019-03-18
- 漳州:突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2019-03-1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通”APP網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動員會議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