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漳州有一處“刣豬巷” 已經消失了34年

    漳州有一處“刣豬巷” 已經消失了34年

    “待御巷”舊照

    漳州市區有一處帶“豬”的巷子,您知道嗎?它就是在九龍江上已經消失了34年的“刣豬巷”。

    為什么叫“刣豬巷”?是一處專事屠宰的巷子嗎?其實,“刣豬巷”并不是街坊里弄,它真正名字叫“待御巷”,原址位于漳州舊城南門溪的水中陸地三臺洲之一。據《漳州府志》《龍溪縣志》記載,明萬歷二十八年(1599年)洪水又一次襲擊漳州城,南門溪露出三臺洲,時任漳州知府韓擢因此將郡城南門更名為“三臺門”,并擇址三臺洲下游處的方壺洲新建一橋,稱文昌橋,就是后來所說的“新橋”,南橋也就叫做“舊橋”。三臺洲也就是三塊沙洲,憑著優越的地理位置,三臺洲成為船家首選的泊岸碼頭,很快形成聚居群落,并有了各自的地名,北側的叫燒灰巷,中間的叫待御巷,南邊的叫船寮(也叫刺竹腳、橋仔腳)。

    待御巷有它背后的故事。相傳,乾隆皇帝游江南時,船隊經過南門溪時,見溪邊洗衣婦一個個跪著觀望,乾隆不懂閩南婦女是用跪姿洗衣服的,便問隨從這些婦人在做什么?地方官員急中生智,乘機奉承道:“這是民女跪著迎候皇上。”乾隆一聽龍顏大悅,即興命名此地為“待御巷”。 漳州市文史專家、市政協海峽文史資料館館長江煥明認為,待御巷名字的由來,還跟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有關。當時,南宋末代皇帝趙昺逃亡途經漳州,正逢生日,決定在漳州過生日,也當作告別儀式,文史專家猜測:“也許是侍衛們在這兒做準備工作,等趙昺過完生日,再兵分兩路逃到廣東。”

    那么“待御巷”是如何變“刣豬巷”的?這和閩南方言有關。待御巷用閩南語讀做“tai gi”,十分拗口,于是慢慢演變成了漳州地方閩南話口音的刣豬(tai di)巷。

    1985年,考慮到泄洪需要和待御巷居民的安全,漳州市政府決定整體搬遷待御巷,新址選在南岸雙庵路東端的田地。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建,新居住區很快落成,新址按居民的提議命名為“待御巷新村”。年底全部居民喬遷完畢,大家分住兩棟公寓式樓房,一起歡度丙寅年(1986年)春節。這年夏天,洪水再度來臨,淹沒了舊橋,六月初六,“待御巷新村”的居民大放鞭炮,慶幸從此擺脫洪水的威脅。(記者 羅培新 通訊員 田豐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風暴潮和海浪雙黃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盐边县| 宜昌市| 桦川县| 彭州市| 泸水县| 平谷区| 筠连县| 上虞市| 遂昌县| 行唐县| 乌审旗| 九寨沟县| 河池市| 嘉兴市| 恩施市| 虎林市| 无锡市| 上栗县| 饶平县| 资讯 | 青神县| 金乡县| 宁国市| 鲜城| 德昌县| 南平市| 祁门县| 开远市| 清水县| 青海省| 鹤峰县| 兴和县| 长垣县| 双鸭山市| 周至县| 芜湖市| 铁力市| 隆子县| 阳西县|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