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莆田函三堂始建于明朝? 村民求鑒定

    古色古香的莆田笏石鎮大丘村函三堂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本網記者 許愛瓊 馬俊杰 實習生 張毅虹 文/圖) 在莆田秀嶼區笏石鎮大丘村境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函三堂,據傳,函三堂歷史久遠,始建于明代中后期,現在成了村中老年人文化休閑娛樂中心。如今,村民很期盼有關專家能到現場進行年代鑒定,并提供專業的保護指導。

    奇特古井民俗只允許男子打水

    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函三堂的建筑主體是前后殿,一旁還有右廂房護厝。殿內石柱、屋脊、歇山檐、臺階、大門等,都保存著古色古香的興化廟宇建筑雄姿。

    大殿前后殿之間有一口古石井,井臺石窟為一整塊花崗巖打磨鉆孔而成。橫于前后廂房之間有一神龕,供著泰山大將守護著古井。據說以前這口井只能由男人從中打水,女性若是從中取水,便會惹災上身。因此每當有廟會時,女性都要請男人前來幫她們取水,形成一個奇特的民俗。

    古屋多次修葺經歷四百載風雨

    老人林金樹告訴記者,據史載,函三堂始建于明代中后期,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一根橫跨于大門前方的橫梁可以見證它的歷史,其陰面刻著“明始祖仕文公世祖進士授兵刑二部郎中升廣東瓊州知府文華公祠內喜捐石料全付”等字樣,雖然歷經風雨滄桑數百年,至今仍清晰可見,完整無損。

    根據函三堂管委會負責人林阿祥介紹,清光緒七年,即1881年,里人秀才林文明主持修葺擴建函三堂,并留下其手書的“圣學統宗”匾額。解放后,函三堂一度被生產隊挪作糧站的一個倉庫。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在當地一些熱心人的爭取下,函三堂重新對外開放。2003年,村里重組了董事會,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該古建筑進行了修葺,并增建了兩層護厝,重置了氣派的院門,恢復了函三堂古色古香的風貌。

    責任編輯:電子報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四方共建強合作 深融共促助發展 —郵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巩留县| 井研县| 蒙阴县| 商洛市| 盐池县| 余姚市| 电白县| 五家渠市| 南华县| 光泽县| 怀柔区| 饶平县| 榆林市| 瑞昌市| 察雅县| 嘉定区| 开化县| 密云县| 简阳市| 五家渠市| 新源县| 德昌县| 中方县| 榕江县| 澄迈县| 蕉岭县| 庄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民县| 龙胜| 尤溪县| 泾阳县| 浦城县| 剑川县| 凤山县| 温州市| 龙南县| 廉江市| 页游|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