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差點誤食的小彩球
海峽網9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蔡學偉 通訊員 程仁武 文/圖)天氣炎熱,到便利店購買瓶裝礦泉水喝,誰知喝水時,竟然發現嘴里有顆小彩球,細看之下,這瓶礦泉水的瓶底還有5顆這樣的小彩球。近日,家住城廂區的陳先生就遇到了這樣一件鬧心事。
女孩惡作劇鬧出大烏龍
據了解,9月1日晚,陳先生夫妻路過城廂區東圳路時,到一家名叫“新民”的便利店買了兩瓶礦泉水。陳先生猛喝了幾口水后,突然覺得口中有異物,急忙吐出來,原來是一粒彩色的小球。
陳先生懷疑小球有毒,拿起礦泉水瓶仔細查看,驚訝地發現瓶底居然還有5粒同樣的“小彩球”。他立即向店家反映,店家也說不清為何會這樣。一氣之下,陳先生向食藥監局投訴。
城廂區食藥監局的執法人員來到新民便利店了解情況。執法人員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該店所售賣的礦泉水與裝有小彩球的礦泉水批號并不相同,通過調閱便利店的購進票證,發現陳先生購買的那瓶礦泉水似乎并非出自這家便利店。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執法人員再次查看了問題礦泉水,發現在礦泉水瓶的底部漂浮著五粒色彩不同的小彩球。彩球質地柔軟,呈透明狀,類似“海綿寶寶”,像是小孩的玩具。
在執法人員提醒下,店主詢問了十歲的小女兒,原來,這瓶礦泉水是這個10歲的小女孩三天前從別家便利店買來的,她將6顆小彩球放入這瓶礦泉水中,想“養”她的“海綿寶寶”。粗心的她居然將瓶子放在便利店的貨架上,導致父母誤將這瓶水賣給了陳先生。
小彩球為“水晶土”誤食對人體傷害大
經食藥監執法人員查證,礦泉水里的小彩球是玩具“水晶土”,是以淀粉、纖維素、海藻膠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為原料,采用高分子合成工藝生產的產品,是時下中小學生中比較流行的“整人”玩具,有各種顏色。
執法人員表示,水晶土本身由化學元素組成,多少是有毒的,但它對人體健康并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且不易將有毒物質稀釋到水里,但因為水晶土的吸水性非常強,在人體內“浸泡”變大后,足以造成腸梗阻,若長時間梗阻,將造成腸穿孔、腸壞死,有生命危險。萬幸的是陳先生沒吃進小彩球。
經雙方協商,店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攜女兒向陳先生賠禮道歉,并賠償500元。
責任編輯:趙睿
- 梨是天然礦泉水 三種吃法效果翻倍2016-11-01
- 男子買礦泉水要求賒賬被拒 怒砸店鋪被拘留5日2016-09-10
- 韓寒亮相被觀眾扔礦泉水 淡定提醒周圍讀者注意安全2016-08-18
- 廈金公益行800人健走金門 為環衛工人捐6000瓶礦泉水2016-08-18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荔園路汽車站旁橋梁護欄缺失 數月未修復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