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明人取快遞更便捷 智能投遞將逐步覆蓋全市城區
設置快遞服務場所
建設智能信包箱
保障快遞車輛便捷通行
……
日前,《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提升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的指導意見》發布,要求新建住宅小區應統一規劃快遞公共服務平臺,在建或已建的封閉式住宅小區,可通過租用物業用房或架空層補建等方式建設快遞公共服務平臺,利用三年左右時間,逐步建成覆蓋全市城區的智能投遞網絡……
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提升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的指導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促進快遞行業發展辦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189號)、《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快遞業加快發展七條措施的通知》(閩政〔2015〕62號)、《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辦〔2018〕23號),以及《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快遞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政〔2015〕13號),有效緩解快遞末端投遞難題,提升(郵)快件終端服務質量,確保寄遞渠道安全暢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郵需求,促進全市郵政業持續健康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促進快遞業發展的部署要求,堅持以滿足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保障寄遞渠道安全暢通、提高末端快件配送效率為核心,以推進共同配送、資源共享為目標,建立“政府引領、行業規范、第三方參與、公眾支持”的工作格局,鼓勵郵政、快遞企業與第三方進行合作或整合資源打造末端公共服務平臺,解決快遞投遞“最后100米”問題,解決車輛通行難、停靠難和作業難問題,推動快遞業在便利生活、服務社會生產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助力新三明建設。
二、基本原則
(一)人工為主,智能為輔。快遞末端配送體系是“人工代理服務為基礎、智能快件(信包)箱為補充”的綜合快遞末端服務網絡,主要由末端人員提供快件的代轉、代投,智能快件(信包)箱結合末端實際選擇性使用。
(二)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堅持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的原則,按照標準化要求進行建設,努力打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快遞末端服務體系。
(三)資源整合,協同發展。鼓勵快遞企業抱團發展,合力解決快遞末端服務問題,積極與第三方進行合作或整合資源打造末端公共服務平臺,共同構建“協同發展、優勢互補、服務民生”的快遞末端配送體系。
三、工作任務
(一)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新建住宅小區應統一規劃快遞服務場所建設快遞公共服務平臺,在建或已建的封閉式住宅小區,可通過租用物業用房或架空層補建等方式建設快遞公共服務平臺,其他小區鼓勵快遞企業設置快遞驛站或與連鎖商業機構、便利店、收發室開展合作促進快遞末端配送,起到服務小區、輻射周邊的作用。在有條件的商務寫字樓、機關事業單位推進快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便快件收取。鼓勵在校園內建設快遞綜合服務中心,對進入校園投遞的快遞車輛提供通行便利。
(二)推廣智能投遞設施。大力推廣應用智能快件(信包)箱等自助設施,加快在社區、校區、商業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綜合辦公區等末端節點設置。對新建、擴建、改建的住宅樓,鼓勵開發商配套設置智能信包箱取代傳統信報箱,并向郵政管理部門備案。利用三年左右時間,逐步建成覆蓋全市城區的智能投遞網絡,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步伐。
(三)便利配送車輛通行。公安交警部門應根據車輛通行情況及快遞服務需求,合理確定快遞服務車輛的通行區域和時段,在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的情況下,給予快遞服務車輛臨時停車和通行便利。
四、設置要求
(一)快遞公共服務平臺規劃標準及要求
1.建設標準。本《意見》公布之后,通過公開出讓取得土地或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新建住宅項目,建設單位應根據郵政管理部門制定并公布的快遞服務場所配建指導標準,配套設置與項目規模相適應的快遞服務場所。已建成又未設置快遞服務場所的封閉式住宅小區,由郵政管理部門牽頭,住建、規劃、街道、居委會配合,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支持,共同推動快遞服務場所設置。對部分原有利用效率較低甚至空置的公共建筑設施,可優先改造成快遞服務場所。
2.建設要求。快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工程質量和安全的要求,配備水、電、通訊等基本設施,兼顧防火、防盜等安全管理要求,并綜合考慮與其它公共服務設施相鄰,使服務功能布局合理完善。快遞服務場所應設置在住宅小區主入口、樓房地面層,具有便捷使用通道,并預留快遞服務所需的停車和裝卸用地,方便郵件、快件的收投,同時應避免造成業主生活、出行的困擾,防止增加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3.管理要求。快遞服務場所由業主委員會或授權的物業公司進行日常管理,場所裝修、設施設備的采購和維護由使用方負責。老舊小區補建快遞服務場所的按照誰補建誰受益的原則,租金由補建方收取。
(二)智能投遞設施配套標準及要求
智能信包箱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升級產物,是便民惠民工程,屬于居民樓房、住宅區的公共配套設施。各有關單位要本著“不欠新賬、快還舊賬”的原則確保新建、加快補建,重點推進新建城鎮住宅樓智能信包箱推廣建設。新建住宅樓應按照《福建省郵政普遍服務保障辦法》的規定將智能信包箱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智能信包箱的材料、表面涂層、裝配質量以及門和鎖的制造要求,應按照《智能快件箱設置規范》(YZ/TO150—2016)《智能快件箱》行業標準(YZ/T0133-2013)及《福建省智能信包箱技術規范》有關要求執行。郵政管理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督促建設單位加強智能信包箱的推廣建設。
五、工作保障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把解決快遞末端投遞問題作為便民、惠民工程來抓,加強溝通協調,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把住宅小區設置快遞服務場所、智能信包箱建設以及保障快遞車輛便捷通行等落到實處,及時解決快遞末端投遞體系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寄遞渠道的安全暢通。
(一)規劃部門要將物業管理用房和架空層允許作為建設快遞服務場所寫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規劃條件。快遞服務場所的具體位置、規模,應符合郵政管理部門制定的快遞服務場所配建指導標準。
(二)住建部門要配合郵政管理部門通過組織開發商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推廣,確保新建、擴建、改建的住宅樓配套智能信包箱替代傳統信報箱。對不按規定配套建設信報箱的企業,及時配合郵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
(三)公安交警部門要為郵政、快遞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作業提供便利,配合有關部門出臺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用于城鎮收投服務管理辦法。
(四)郵政管理部門要加強末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指導及服務監管,參與規劃方案評審并對快遞服務場所、智能信包箱設置提出意見建議,并牽頭抓好相關工作落實。
(五)各機關事業單位要支持郵政、快遞企業或專業第三方企業建設快遞公共服務平臺和推廣快遞智能快件箱,并在快遞末端配送體系建設場地、快遞車輛和投遞人員通行等方面提供便利。
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9月29日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三明白沙派出所:踐行“楓橋經驗”就是要不怕麻煩2019-03-29
- 福建:增加“源頭減量”條款 推動快遞包裹“輕裝上陣”2019-03-28
- 給力!三明警方再戰“炸街族”,還城市安寧!2019-03-28
- 首個無人值守賓館登陸三明!撲面而來的未來感!2019-03-28
- 三明市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9-03-28
- 多次敲詐快遞小哥 福州一男子被批捕2019-03-27
- 三明100多名老人共被騙450余萬元,只因輕信這件事……2019-03-27
- 三明市“六最”營商環境對標活動取得成效2019-03-26
- 三明市重點整治農資市場 確保農業生產安全2019-03-25
- 寄5瓶蜂蜜 被快遞員吃了?2019-03-22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給力!三明警方再戰“炸街族”,還城市安寧!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