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原標題:破解少子老齡化社會困境 日本確立“超智慧社會”政策

    近日,由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2018)》發布會在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李國慶、袁媛在藍皮書指出,“社會5.0——超智慧社會”構想被確立為社會政策是2017年日本社會發展的一個新動向。這一政策并非政府官員閉門造車提出的空中樓閣式的口號,而是建立在已經有近20年歷史的數字社會構建技術和6年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基礎之上。

    “超智慧社會”新概念的提出

    “社會5.0—超智慧社會”概念最早是在2016年1月日本內閣府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制定的《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的。這一概念與德國提出的“工業4.0”有著直接的對應關系。“工業4.0”概念出臺于2013年,已經廣為人知。日本提出的“社會5.0”概念尚未成為全球通用概念,但隨著2017年日本政府將其確立為日本社會未來發展的基本目標,在日本國內得以迅速傳播和普及。

    “超智慧社會”是指繼狩獵社會、農耕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之后的新型社會。其主要特征是,由通信技術和物聯技術構成的智能系統為人類的生活提供支援。在“超智慧社會”中,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高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共享經濟等高新技術將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了技術開發而收集的龐大數據還原于生活,在必要的時間為必要的人提供必要的物品、服務,精準地應對社會中的各種需求,超越年齡、性別、地域、語言等差異,為所有人提供高質量服務,讓包括老年人、殘疾人等在內的社會弱勢群體都能舒適便捷地生活,從而挑戰各種社會問題。日本政府把實現世界領先的“超智慧社會”作為其未來社會的發展目標,主張“超智慧社會”以科學技術創新為先導,不僅促進產業發展,還將與健康長壽、移動革命、新一代供應鏈、舒適型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技術相聯系,進而促進社會變革。“超智慧社會”概念的最大亮點,是與未來社會發展方向相關聯,即運用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建立合理便捷的社會基礎設施,提高生活的便捷性,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超智慧社會”發展目標的信息技術基礎——數字社會建設

    “超智慧社會”的構建理念是運用大數據、網絡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解決各種社會問題,而日本的數字社會建設為“超智慧社會”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信息技術基礎。2006年日本總務省推出u-Japan戰略是最為核心的數字社會建設政策,旨在建設有線與無線相互補充的泛在網絡環境,實現全國“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事”都能夠輕松連接互聯網的網絡通信環境。為保障弱勢群體也能夠享受數字社會的便捷,政府支援開發特殊的人機交互界面,并為老年人提供信息通信知識培訓等。這一理念也體現了把數字社會建設從信息化層次上升到問題破解的新高度,即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破解少子老齡化、醫療福利、物流交通、能源環境、雇傭勞動、人才教育、治安防災等社會問題。

    “超智慧社會”發展目標的實踐基礎——智慧城市建設

    “超智慧社會”這一揭示日本未來社會發展目標的戰略,實質上是從智慧城市建設實踐中提煉出來的新概念,因而具有牢固的實踐基礎。日本智慧城市建設將高新技術運用到城市的建設、規劃和公共服務管理之中,從而解決城市面臨的環境、能源、生活等各種社會問題,其實踐成果尤為值得關注。

    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設政策。2010年4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新一代能源與社會體系實證計劃》,選定京都—大阪—奈良、愛知縣豐田市、神奈川縣橫濱市和北九州市四個地區為智慧城市示范城市。2011年,日本內閣府提出“環境示范城市”和“環境未來城市”構想。“環境示范城市”旨在建設低碳社會,提煉低碳社會形態,形成“未來環境社會”的基礎。“環境未來城市”構想是為了應對能源環境與老齡化等人類共同課題,創新環境、社會、經濟三大價值,提出開展先導性項目,實證檢驗“人人愿居住”“人人有活力”的城市結構。2012年,日本總務省在《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城市建設與全球化懇談會報告書》中提出了“信息技術智慧城市構想”,運用信息技術幫助解決少子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城市基礎設施老化、地球溫室化等現代課題,引導經濟發展,建設抗災能力強、有能力解決地區復合性課題、搞活經濟創造就業、加強國際社會貢獻、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信息技術智慧城市先行模式”。

    日本首個智慧城市“柏之葉校園城市”確立了能源節約、環境共生、城市安全、健康養老、振興智慧產業等五大課題,通過在城市規劃中引進高效空調、高能玻璃以及斷熱材料,解決城市能源問題;建設城市農園,創造親水空間,促進環境共生;及時提供災害信息,配置緊急發電設備,提高城市防災性能,增強城市安全;建立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的健康長壽醫療體系;建設創業支持體系,支持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發展,振興智慧產業。日本建設智慧城市的動力來源于城市所面臨的生產、生活、生態問題,是運用高科技手段直面城市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

    (參見楊伯江主編:《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2018)》第310頁—第327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4月版)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將新增一處高速路收費站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镇平县| 佳木斯市| 乐清市| 东阿县| 邮箱| 公安县| 朝阳区| 嘉义县| 神池县| 固镇县| 公主岭市| 长治市| 河东区| 怀化市| 漳平市| 丽江市| 木兰县| 吉木乃县| 固原市| 集贤县| 威信县| 五寨县| 玉山县| 洛宁县| 樟树市| 莲花县| 阿尔山市| 北京市| 沙坪坝区| 徐州市| 浦北县| 德安县| 岚皋县| 南丰县| 罗城| 丹巴县| 凤台县| 丰台区| 鄂托克前旗|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