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這個能生吃嗎?”10月30日,“脫貧攻堅的大理實踐”全國網絡媒體采訪團的記者抵達洱源,看到這里的特色農產品——紫色的胡蘿卜時,異常驚嘆它竟能當水果吃。

    “趙敏郡主”在洱海邊侃“慢農業”

    這種紫胡蘿卜只能在洱源當地的紅土壤里生長,但因經濟效益低,農戶逐漸放棄種植,已瀕臨消失。趙敏就是土生土長的洱源人,小時候把紫蘿卜當零食嚼的滋味始終在記憶里,揮之不去。在經歷了生鮮快銷的市場歷煉后,2016年底,她開始向當地農民收購紫蘿卜,做起了電商,并給它取了個自帶網紅氣質的名字——紫玉蘿。

    “這種紫胡蘿卜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預防高血壓、減緩肝功能障礙、改善視力、預防眼部疲勞等作用,我們剛剛拿到送檢報告,說她是‘紫人參’,一點都不過。”在趙敏眼里,紫玉蘿入得江湖,更上得廟堂。“西冷牛排點綴點紫玉蘿,是不是很高雅?”

    紫玉蘿要成大理洱源地標性農產品

    “趙敏郡主”在洱海邊侃“慢農業”

    2017年,趙敏同洱源鳳寶農業創始人陳子壁、新農人產品運營蔡立彪一起,與云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對當地紫皮胡蘿卜進行改良并引導農戶進行標準化種植。公司還招募了100多個強大的微商團隊,進行線上銷售,同時與全國大型商超、知名宅配生鮮公司都有合作,價格也翻了至少3倍。當年就累計賣出200余噸紫玉蘿,當地農戶增收80多萬元。

    幾個80、90后的特色農產品電商扶貧項目做得有聲有色。10月13日,這家企業還參加了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紅色賽道全國金獎。10月19日下午,上百家全國新農人、企業家、經銷商相聚蒼山腳下、洱海源頭,在紫玉蘿基地參觀體驗后,他們被醉倒了。這些嗅覺靈敏、醉心綠色食品的吃貨+商人表示,要為紫玉蘿代言,把它推廣到更大的市場上去。

    紫玉蘿現在的種植基地是1000多畝,今年總產量預計在800噸,預計為山區農戶增收400多萬元。

    紫玉蘿的創辦帶動了當地農戶種植紫胡蘿卜的積極性,作為市場前景較好的優秀綠色食品代表,趙敏卻不著急擴大規模。在她看來,做農業快不了,追求快只會失敗。“保證品質才是第一位的。”

    未來三年,紫玉蘿將與省農科院等相關科研院所合作,進行品種改良以及種源保護;引進智慧農業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監控,使紫胡蘿卜進一步標準化種植,成為大理洱源的地標性農產品,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和老百姓增收。

    “只有先把標準化做好,才會進一步考慮規?;膯栴}。”這個洱海邊長大的金花,微信名叫“趙敏郡主”,確實與《倚天屠龍記》里的趙敏郡主一樣,有主見,有自信,更有章法。

    打造綠色食品牌 洱海流域要先行示范

    “趙敏郡主”在洱海邊侃“慢農業”

    洱源縣鳳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基地

    近幾年,大理白族自治州著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布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洱海保護與農業產業協調發展,未來三年將努力把洱海流域建設成為國家級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先行示范區。

    做農業要慢工出細火,紫玉蘿的實踐似乎更符合這一要求。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劉宏斌表示,洱海流域的高度分散的小農經營模式并不利于集約化作業和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同時也為新興技術的推廣、綠色品牌的創建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未來的發展應該是規?;r業經營主體,避免生產上的不確定性和盲目性,減少化肥使用量,也為打造綠色食品牌提供條件。

    “大理是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可以把旅游和農業結合起來,發展休閑農業,讓農業服務于旅游。”劉宏斌說,農業產業結調整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洱海流域氣候宜人、光照資源豐富,還可以發展新型農業產業,如食用菌。單一的產業結構模式注定風險極高,轉型升級還需多方考慮。

    位于洱海之源的洱源縣,正在努力做因地制宜的產業結構的調整。“目前,縣里已在洽談引導老百姓種植中草藥、藜麥、胡蘿卜等經濟作物,同時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有機綠色農業。”洱源縣委副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總隊長龔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三營鎮、牛街鄉發展重樓、黨參、白芨等中藥材種植,作為本土藥品企業原料的種植基地;鳳羽古鎮以古鎮文化為根本,發展“萬畝”油菜花種植,既能實現旅游收入,也能通過發展綠色產業讓農民增收致富。

    “更需抓好大理、麗江兩地的游客資源,生產出高品質的蔬菜、水果、花卉等農特產品,專門為大理麗江的游客服務。”

    10月29、30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凱昭及其團隊,受邀前往洱源,對藜麥在牛街鄉的生態推廣種植項目進行輔導。這種產品目前在市場上的賣價每公斤高達300元。當地計劃用5年時間,用當前國際一流生物技術對土壤進行本色復原,再用3年的時間打造產品品牌,用2年時間進行推廣,探索一條融合一二三產業,獨具洱源特色的云南高原生態農業之路,使之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一個產業。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6人聯手20多分鐘救活溺水男童 提醒:暑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凌云县| 大邑县| 普兰县| 远安县| 黑河市| 山西省| 宝兴县| 法库县| 天镇县| 榆林市| 辽阳县| 裕民县| 文昌市| 灵璧县| 突泉县| 来凤县| 贺兰县| 喀喇沁旗| 胶南市| 永安市| 屯门区| 阜新市| 米泉市| 濮阳市| 黄浦区| 镶黄旗| 勐海县| 集贤县| 汉中市| 灵璧县| 汉阴县| 太仓市| 饶平县| 黑水县| 宣恩县| 彰武县| 城市| 高雄县| 甘泉县|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