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 > 新聞中心 > 海峽圖庫 > 福州圖說 返回海峽圖庫首頁

    榕綠化帶屢屢被踩禿 市民建議嚴懲

    2015-09-16 08:53 責任編輯:林航

    海峽網9月16日訊(海都記者 石磊磊/文 肖春道/圖)再過一個月,首屆青運會就將在福州開幕。然而,記者昨日探訪市區多條道路發現,不少主干道的綠化帶被行人肆意踩踏,出現了豁口,成了美麗綠籬的傷疤。按照現行的養護標準,1平方米綠地每年的養護費用不超過20元,而園林工人修復一次綠地,每平方米綜合費用就需要100多元,同樣也要財政買單。不少讀者聯系本報,呼吁市民自覺遵守公德,更希望有關部門拿出有效措施,防止踩踏綠地的不文明行為,也是保護行人的安全。

    記者巡訪 敞開式綠化帶 成踩踏重災區

    記者昨日先后走訪了長樂北路、烏山路、茶亭街,這些路段的綠化帶均屬敞開式,由于沒有隔離措施,屢屢被市民“借道”,成了被踩踏的重災區。

    昨日下午3點,記者在長樂北路看到,原本這條路以灌木球作為綠化帶的主景,道路顯得生機勃勃。如今,該路段灌木球下的草坪已被路人踩禿,綠化帶上出現了十余處豁口。

    下午3點40分,記者來到烏山路大洋晶典門口,這里的綠化帶寬度超過3米,不少行人為了縮短過街路程,直接踩踏綠化帶。在1分鐘內,有11個行人陸續踩踏綠化帶過街。記者發現,在綠化帶和護欄交界處,屢遭行人踩踏的綠化帶被換成了嵌草磚。橫穿綠化帶的行人稱,如果不在這里過街,就要走到100多米外的斑馬線,太麻煩了。

    下午4點,記者在茶亭街上看到,一些車輛中途下客,直接挨著綠化帶停車。茶亭街的綠化帶主打龍船花,因為遭到踩踏,綠化帶出現十余處斑禿,非常可惜。

    園林部門一級養護1㎡每年養護費12元

    對于綠化帶頻頻遭踩踏,負責養護的單位也十分頭疼。福州華藝生態園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每次損毀,都需要申請財政經費進行修補,雖然每次修補的錢不算多,可是日積月累,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以烏山路為例,這里進行的是一級養護,每平方米一年的養護費用是12元。大洋晶典門口這片被踩毀的綠地,大約5平方米,一年多來,我們修復護欄5次,補種花苗10余次,每次每平方米都要花100多元。”該負責人表示,媒體也常常呼吁大家要守公德,可現實情況是,根本勸不住隨意踩踏綠地的行人。出于無奈,他們最后只好鋪上嵌草磚。

    該負責人透露,茶亭街也是養護的難點,“我記得有一次,補種還不到一周,綠化帶又被踩禿了,工人們看了都心疼。補種和修復的經費,主要是來自財政,長此以往,會造成嚴重的浪費。”

    市民呼吁 財政經費豈能浪費“嚴懲”警示公眾

    看到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少市民聯系本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大家抨擊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甚至采用一些強硬手段,來打擊這些沒有公德的行為。

    熱心市民王先生說,這些橫穿馬路、踐踏綠地的行人,就是在踐踏財政經費,浪費納稅人的錢,應當及時予以制止。“財政的錢,本意是用于提升綠化景觀,改造市區生態,豈能用于踐踏?”

    從事教師工作的陳女士認為,改掉不文明行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在現有的國情下,僅靠“呼吁”解決不了問題。相關部門應該拿出更多行之有效、強硬的手段,比如從硬件改造上防范踩踏,或者通過“嚴懲”警示公眾。

    征集令

    綠化帶如何防踩踏?即日起,海都報誠邀熱心市民參與討論,撥打本報熱線95060,把你的所見、所想告訴我們,一起來尋找有效方法。海都報也會在第一時間將您的建議反饋給相關部門。

    1/3

    烏山路大洋晶典前,不少行人從隔離綠化帶橫穿馬路,綠化帶已換上嵌草磚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三穗县| 新沂市| 伊川县| 峨眉山市| 凭祥市| 叶城县| 万盛区| 富平县| 云阳县| 怀化市| 溧阳市| 开远市| 溧阳市| 丽江市| 司法| 普宁市| 屯昌县| 子洲县| 维西| 沂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云安县| 青川县| 禹城市| 义马市| 明光市| 广灵县| 海口市| 滁州市| 宜川县| 杭锦后旗| 略阳县| 贡山| 台湾省| 承德县| 抚宁县| 梁河县| 醴陵市| 镇宁|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