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東南網10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到,我國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自豪。這表明了中國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黨的十九大代表、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廖紅說。

    廖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深刻闡述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這讓她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于每天需要的糧食也有更高的要求。在解決了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下一步就要關注質量,怎么樣讓糧食質量變得更好,讓老百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廖紅說。

    廖紅認為,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 己手中。總書記在報告中為農業發展規劃了藍圖。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在于行動。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到糧食高產,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科學研究。高產的同時要在源頭控制農業的面源污染,做到“高產、優質、環保”。

    二要完善農業基層推廣體系,解決農業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基層農技推廣系統對農業的生態發展模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實現農業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的發展,就要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讓農業科學技術可以傳達到農民,用科學技術服務農業發展,緩解農業發展中因過量施肥、過量使用農藥而引發的生態安全和食品安全問題。

    三要加強農業人才的培養,堅定實施科教興國、科教興農的戰略,不僅培養博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也要注重培養直接面向基層的本科、大中專學生等中低端人才,實現人才上中下游綜合發展,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才能既保證糧食安全又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責任編輯:肖舒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弋阳县| 长阳| 昭苏县| 康乐县| 会宁县| 莱阳市| 正阳县| 陇南市| 上高县| 响水县| 乐亭县| 肥乡县| 池州市| 景谷| 瓮安县| 衡阳县| 罗田县| 工布江达县| 巴塘县| 仪陇县| 克拉玛依市| 建始县| 泾阳县| 东方市| 茂名市| 开鲁县| 沅陵县| 祁连县| 东明县| 腾冲县| 廉江市| 涿鹿县| 永泰县| 普安县| 谢通门县| 搜索| 丹凤县| 台中县| 仁怀市| 通山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