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廣告
    您現在的位置:親子首頁 > 親子 > 親子要聞 > 正文

    誰給“家長焦慮癥”推波助瀾

    過度關注

    “獨二代”面臨被焦慮的命運

    中國家長的普遍焦慮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客觀原因,那就是獨生子女問題,尤其是“獨二代”,可以說一出生就面臨著被焦慮的命運。

    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在班里也很優秀,成績好,鄰里看了都喜歡,是家人及老師的寵兒,就是有一個毛病,她很容易哭泣。很微小的事情,像鉛筆芯斷了,或皮鞋的帶子打了結,或她的書桌被人收拾過,都會讓她抽泣不止。女孩的父親是個物理教授,無法理解女兒的個性。他說,女兒見過很多大場面,慣于應付各種環境的壓力,對著一千人獨奏鋼琴都從容鎮靜,怎么對毫不重要的生活小節卻完全失去控制?

    要找出謎底,還要從女孩父母說起,她的父母都很優秀,所以從超人出生的一刻起,父母就為她安排了一切有益身心發展的活動。父母都喜歡古典音樂,女孩的嬰兒室里也天天播放莫扎特與巴哈;父親頭腦精密,女兒的玩具也全部是發展腦力的益智游戲;母親精通幾國語言,女兒的故事也備有中、英、法、德語版本;七八歲的小小年紀,女孩就參加天才兒童獨奏音樂會,博得掌聲滿場。

    “這是一個在放大鏡下長大的孩子,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逃不過父母的苦心觀察,刻意啟發。在父母的厚望下,女兒也常常處在焦慮中。在這樣理智的家族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當然無法承受這世界的不完整之處,因此,生活稍一出錯,就觸發起內心無比的憤怒,無比的控訴。”

    類似的故事,在“獨二代”中并不鮮見。孫云曉指出,過度早教,已經成為獨生子女父母的共同特點。作為父母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本來就背負著過多期望,當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這種對下一代的期望延續下來,形成了集體“養育焦慮”,而父母的這種焦慮終究會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成為“獨二代”特有的“身份標簽”。

    家長的“教育焦慮癥”,是一種社會的痛楚與無奈,其惡果將在下一代身上展現。為此,眾多教育專家發出呼吁:“家長自身同樣是社會問題的受害者,需要治療和引導,因此拯救孩子應當首先從拯救父母開始。”

    要拯救孩子 先要“拯救”家長

    “很多帶孩子來咨詢的家長追悔莫及,等到孩子已經出現嚴重的心理疾患,家長才意識到他們對孩子的傷害有多重。”韓美齡告訴記者,很多家長表示自己也是出于無奈,因為教育大環境使然:“一考就要排名,一考就要發證,一考就要有結果,一考就來了優劣,一考就有了高下,一考就有老師和家長的榮辱,一考就都給考糊了……可是不考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雖然都在抱怨應試教育,但很多家長的態度和觀念卻已經被環境“綁架”和異化,不知不覺成了應試教育的“幫兇”。“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孩子被父母送出國外,想逃離應試教育,而在國內的中國父母,并沒有因他們把孩子送到國外就換了一種教育理念,他們骨子里自己的理想仍然在支持著他們,在國內天天打著國際長途督促孩子好好學習。孩子依然是個學習的工具。”韓美齡說。

    “中國的無數家長正以愛孩子的名義破壞子女的健康成長,而他們對此卻渾然不覺或無能為力。實際上,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暫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家長們依然有選擇的余地。”教育專家楊東平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你的家庭到底是給孩子提供避風港還是第二戰場,是讓孩子多睡一個小時還是讓他多上一門課,家長們都是可以選擇的。”楊東平說,“中國的孩子是非常聰明可愛的,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當中,逐漸被毀掉了。一半是被學校毀掉的,一半是被家長毀掉的。”“家長所能夠改變的就是自己。”楊東平說,“他們所要改變的主要就是一些不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他希望家長們淡化分數競爭,破除名校崇拜,不要被“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奇談怪論所迷惑。

    韓美齡表示,家長的“教育焦慮癥”其實并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心理疾患,它是一種社會病,是從眾心理導致的一種普遍情緒,“并不需要求醫問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盡量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孩子的成長,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被環境左右。”

    上一頁 1 1下一頁
    責任編輯:王姍菲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祁阳县| 上杭县| 大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新沂市| 平阴县| 聂拉木县| 个旧市| 伊春市| 崇仁县| 黔东| 南通市| 莒南县| 临湘市| 东城区| 津南区| 武汉市| 澄江县| 吉首市| 东乡| 锡林郭勒盟| 江油市| 贺州市| 广灵县| 迁西县| 久治县| 合作市| 衡阳市| 云安县| 宁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海兴县| 平泉县| 柘荣县| 长治市| 南康市| 芜湖市| 武川县| 河北区|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