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親子頻道>親子資訊
    分享

    7月22日是大暑,9點25分,蘇州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下午蘇州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高溫連續升級,近日,蘇州市立醫院北區神經內科門診接待了一位4歲患者,竟因長時間對著空調猛吹頭臉部導致面癱。據介紹,該院當天共接收了3名面癱患者,但如此低齡的患者還是第一次遇到,由于癥狀不明顯,延遲了四五天才送到醫院診治,該男孩已錯過了急性期,過渡到康復治療期。所幸因為年齡小,受損的神經再生功能恢復良好,病情預后還比較好。醫生提醒市民,高溫時節切莫貪涼,驟冷驟熱是導致面神經炎等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裴少芳介紹說,面癱男孩的父母是外地來蘇州打工的,送來時口角歪斜、眼睛閉合不好、食物滯留在口腔無法輸送到咽喉部等癥狀,這些都是比較明顯的面癱癥狀。經過診斷,醫生發現孩子出現面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時父母才回憶起來,大約一周前,孩子說耳朵后面痛,父母當時疏忽了,以為是孩子調皮,玩耍時不小心磕碰到的,沒想到過了幾天情況變得嚴重,這才趕緊送到醫院。孩子的父母表示,前幾天蘇州持續高溫,晚上開著空調睡覺,孩子可能著涼了,冷空氣直接吹到了頭部和面部。

    裴少芳告訴記者,面癱病人中,有一部分是在著涼或頭面部受冷風吹拂后發病。面神經的血管因受涼風寒而發生痙攣,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目前面癱的主要治療方法有激素、神經營養劑、物理治療(患者自己對鏡用手按摩癱瘓肌肉)、理療及局部針刺等。由于父母沒有及時發現送醫,該男孩錯過了急性治療的最佳時機,下面進入到康復治療階段,考慮到孩子年齡較小,建議前往兒童醫院接受后續治療。一般來說,大部分面癱患者在康復治療2-3個即可恢復正常,但又20%的患者需要長達半年到一年的康復期,只有極少數患者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這名男孩雖延誤了急性治療的時機,可因為年齡小,受損的神經再生功能恢復得比成人快,病情預后還比較好。

    記者了解到,入伏以來,蘇州高溫一浪接一浪,面神經炎發病率達到高峰,裴少芳提醒市民,千萬不要貪涼,人在室內時血管是擴張的,一下子進入室內溫差大,血管驟然收縮缺血,就容易引起面神經炎等疾病的發生。夜晚睡覺時空調風不可長時間直接對著頭面部吹,如果使用風扇降溫,最好開啟搖頭模式,如果發生面癱等情況要第一時間到專科就診,平時盡量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親子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剛剛!今年第5號臺風“百合”生成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清涧县| 巴林右旗| 闽侯县| 津南区| 临夏县| 农安县| 安远县| 司法| 吉首市| 都江堰市| 广州市| 通河县| 垫江县| 和平区| 临江市| 阿瓦提县| 井研县| 色达县| 靖江市| 永春县| 高阳县| 平阳县| 黄冈市| 杭锦后旗| 潜山县| 同仁县| 鲁甸县| 文水县| 平利县| 阿拉善左旗| 福清市| 安乡县| 平武县| 新邵县| 保靖县| 榆中县| 平南县| 原平市| 新营市|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