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 創業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今年福州小學新生 報名時間8月18日-20日(2)

        調整三 外來工隨遷子女招生時間略調整

        具備“三證”(原籍戶口簿和父母身份證、父母一方與就業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父母雙方半年以上的暫住證或居住證)的外來工隨遷子女,要在福州五城區公辦小學就讀一年級,今年仍實行電腦派位招生,不過時間作了一些調整。

        外來工隨遷子女報名參加電腦派位招生的時間仍為6月16日—30日(雙休日除外),報名地點各區將有指定地點,屆時本報也將公布各區的報名地點。7月16日—18日,各報名點將公示符合條件的學生名單。

        今年五城區公示接收學校、學位余額的時間為8月21日,即片內生新生公示當天,有學位余額的學校同時也向社會公示。

        8月22日—23日,外來工隨遷子女到報名點填報志愿,比去年的時間有所推遲。同時,電腦派位時間調整為8月25日。

        電腦派位招生時,若填報某校志愿的外來工隨遷子女人數少于學校學位余額數時,學校將全部予以錄取;報名人數超過學位余額時,由縣(市)區教育局或其授權的學校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確定學校的錄取對象。未能派位成功的孩子,將由各區教育局在8月26日進行統籌安排。

        政策解讀

        入學年齡限制不放寬

        小學入學年齡為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即2006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這一日期設定不能被突破,如果是2006年9月出生的孩子,就要等到明年再上小學。

        學生報名時,提供居民戶口簿、房屋所有權證、疫苗接種卡三項材料。

        兩證不統一,區教育局統籌安排。片內生的具體認定、審核由招生學校負責,對于有爭議的由區教育局裁決。戶籍在片內但不符合片內生條件的(如父母沒有片內的房屋產權證),這樣的情形屬于掛戶生,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五類學生可就近安排入學

        有五類學生屬于政策照顧對象,可以享受政策照顧,就近安排入學或定點校入學。

        一是孩子戶籍在片內,但父母雙方均在邊遠部隊、子女隨軍有困難或是孤兒、烈士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目前長期寄養在親屬家中,可由當地教育局審批后就近安排入學。

        二是臺商子女。臺灣同胞投資者子女及臺資企業的臺籍工作人員子女,可到區域內相對就近的定點小學就讀,也可以在居住地片區內小學就近入學。各區接收臺商子女的定點學校有:鼓樓區的福州實小、一附小、鼓一小;臺江區的臺三小、臺五小、臺實小;倉山區的倉實小、麥頂小學、倉小;晉安區的晉一小、鼓山新區小學、晉五小;馬尾區的馬尾實驗小學、師大二附小、烏山小學名城港灣分校。

        三是臺、港、澳胞子女,華僑子女需要在暫住地附近小學就讀的,可向縣(市)區教育局提出申請,按相對就近入學原則予以安排。

        四是外籍人士子女,原則上應到福州西湖國際學校就讀,特殊情況的由暫住地所在縣(市)區教育局安排指定學校就讀。

        五是在福州市投資經商的港澳同胞子女、外籍人士子女及優秀回國人員子女等屬國家、省、市特殊照顧對象的,按國家、省、市有關政策規定予以照顧安排。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鄧忠衛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峽網(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福建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望江县| 新丰县| 温州市| 金塔县| 凤阳县| 锦州市| 宁晋县| 淮北市| 怀来县| 双辽市| 静安区| 澄城县| 兴安盟| 砀山县| 广汉市| 和田县| 微博| 松阳县| 鄂托克旗| 梁山县| 华容县| 冀州市| 花莲县| 北京市| 南召县| 乐陵市| 枣强县| 上犹县| 莆田市| 三都| 信丰县| 余庆县| 绿春县| 贵州省| 大理市| 阳朔县| 汝州市| 通化县| 外汇|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