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4月27日,在閩江河口濕地博物館內的智慧監測大屏上,可見一只黑臉琵鷺正在濕地覓食。

    閩江河口濕地成為“鳥的天堂” 五萬水鳥年年來相會

    閩江河口濕地吸引大量水鳥棲息。 濕地保護區管理處供圖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閩江河口濕地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共發現鳥類266種,每年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總數超過5萬只,其中包括“閩江三寶”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物種。

    閩江河口濕地管委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這里共發現水鳥152種,占福建水鳥種群規模的80.4%;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多種珍稀水鳥個體數量超過種群的1%,達到國際重要濕地標準;卷羽鵜鶘、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也是這里的???。

    中華鳳頭燕鷗頭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話中的鳳凰,頭頂上的冠羽為黑色,因嘴部尖端有一截黑色,也叫“黑嘴端鳳頭燕鷗”。中華鳳頭燕鷗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全球種群數量僅100多只。由于極為罕見、蹤跡神秘,它被譽為“神話之鳥”,曾一度被認定為已經滅絕。2004年,“神話之鳥”現身閩江河口濕地,此后每年的4月至9月,它們都會在這里棲息、繁衍,最多時一次發現了16只。

    閩江河口濕地成為“鳥的天堂” 五萬水鳥年年來相會

    閩江河口濕地的水雉。 王乃珠 攝

    勺嘴鷸嘴的形狀很像湯匙,覓食時喜歡用嘴在水中或爛泥中掃來掃去。鳥類學家認定,目前世界上處于繁殖期的勺嘴鷸“情侶”約有210對至228對,現在閩江河口濕地每年冬季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琵琶相似而得名,在閩江河口濕地常年可見。它的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屬全球瀕危物種。

    20年間,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在尊重原有自然形態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退養還濕工作,構建水鳥棲息調節區,治理互花米草,恢復鄉土植被,提升了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成為鳥類樂園。(記者 徐文宇)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西青区| 无锡市| 新津县| 札达县| 孝义市| 拜城县| 曲周县| 沭阳县| 得荣县| 冷水江市| 常熟市| 岑巩县| 赤壁市| 阜平县| 屏东市| 清河县| 庆云县| 灵山县| 都匀市| 天门市| 登封市| 广汉市| 楚雄市| 龙山县| 伊川县| 黔东| 石城县| 浙江省| 广东省| 耿马| 固安县| 苏尼特左旗| 高阳县| 巴里| 社旗县| 固原市| 东莞市| 普定县| 喀喇沁旗|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