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小番薯帶來新“薯”光 首屆福州番薯文化節在長樂舉行

    各種地瓜制品吸引市民品嘗。記者 石美祥攝

    今年是“甘薯之父”陳振龍引種番薯430周年。7日,首屆福州番薯文化節暨“四海長樂 福薯萬家”陳振龍番薯文化節,在長樂文嶺鎮前董村舉行。

    活動現場,省農科院與長樂區農業農村局簽訂“番薯產業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作物生產團隊工作站受牌,通過多方攜手,做大做強番薯產業,打造福州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促進農民增收。

    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歷時8年培育的新品種“振龍1號”,也在番薯文化節上亮相。“振龍1號”甜度、香氣較足,較其他品種,纖維含量少,口感更佳,單株結薯2個~4個,鮮薯畝產2500公斤~3000公斤,淀粉含量19%左右。

    番薯,又稱甘薯、紅薯、地瓜,于16世紀末由長樂人陳振龍自菲律賓引進,在福州開創以番薯為主糧的飲食文化。2022年,福州市番薯種植面積34.43萬畝,占全市糧食作物面積近四分之一。長樂番薯種植主要分布在文嶺、鶴上、潭頭等鄉鎮,年產量8.3萬噸。2016年,“長樂番薯”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今年,“長樂番薯”將積極申創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動番薯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使長樂番薯成為獨具長樂特色的“鄉村振興薯”。(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剛剛!今年第5號臺風“百合”生成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马鞍山市| 锡林浩特市| 临猗县| 北票市| 古浪县| 东港市| 北川| 恩施市| 郑州市| 饶河县| 大厂| 兴宁市| 襄汾县| 琼结县| 通化市| 东乌珠穆沁旗| 长岭县| 岳池县| 拉萨市| 佛山市| 巫山县| 紫阳县| 资阳市| 健康| 南投县| 乡宁县| 武威市| 达孜县| 连云港市| 承德市| 阿勒泰市| 鄯善县| 湖北省| 西盟| 南木林县| 呼图壁县| 台江县| 武功县| 柞水县|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