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龍巖新聞
    分享

    原標題:龍巖上杭縣:美麗鄉村的“文藝復興”路

    原標題:美麗鄉村的“文藝復興”路

    龍巖上杭縣:美麗鄉村的“文藝復興”路

    孩子們在“兒童友好家園”里活動。(嶺和幼兒園供圖)

    龍巖上杭縣:美麗鄉村的“文藝復興”路

    嶺和村文藝活動室里,老人們在演奏傳統樂器。李勇至 攝

    海峽網5月30日訊 自從村里文化中心開辟了文藝活動室,上杭縣才溪鎮嶺和村的李慶修老伯就成天樂呵呵的。尤其是這段時間,按老伴的話說,李老伯的“瘋勁”是更厲害了:每天吃完晚飯,他就把孫子扔給老伴,頭也不回地往村里的文化中心跑,不到晚上9點絕不著家。讓李老伯“著魔”的,就是文藝活動室新添的一款樂器——揚琴。

    其實,不只是李老伯,這幾年來,得益于嶺和村兩委實施的“文化戰略”,村里的文藝愛好者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組織,渾身煥發著青春的活力。而今年3月省級“兒童友好家園”的落地,讓村里的孩子們也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福利。

    小山村里的“文化戰略”

    才溪是著名的將軍之鄉和建筑之鄉。嶺和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成為全縣“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示范點,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收入增加了,手里有了閑錢,村里的牌局、麻將之風開始盛行。從只是晚上打到白天也組局,從一局五元錢變為十元,原先只是大媽小媳婦的業余愛好,到后來村里的老頭老太太也都成了麻友。

    本來鄉村里娛樂活動少,偶爾打打牌和麻將消遣也不算多大事兒。可是后來,因沉迷牌局麻將引發的問題多了起來:或者是因為輸錢不服氣導致吵嘴,或者是妻子通宵搓麻讓丈夫不滿,或者是孩子哭鬧沒人管……

    摒棄陋習,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成為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共識。

    2015年,嶺和村利用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到的400多萬元“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先后建成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兩層文化中心大樓、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并添置了各種運動器材和文化設施。

    “投資這么大,一定要用足用好這些設施。”在嶺和村黨支部書記李勇至看來,硬件完善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軟件配備。村里先是發動幾個文藝愛好者,帶頭成立腰鼓隊、舞蹈隊,后來又在村史陳列室開辟出文藝活動室,為吹拉彈唱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平臺。為了提高村文藝隊的藝術素養,村里還專程邀請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前來指導、授課。

    多方合力下,村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村里的文藝氛圍越發濃厚。2016年,嶺和村舉辦了首屆春節聯歡會,雖然節目質量和表演水平有限,但村民們熱烈的掌聲給了文藝隊成員極大的鼓舞。

    眾人拾柴火焰高

    林艷是嶺和村里的年輕媳婦,自2011年嫁到村里以來,除了偶爾外出幫忙做些會計方面的工作,在家相夫教子一直是她主要的生活內容。而如今,曾經默默無聞的她成為了村里的文藝骨干。

    林艷告訴記者,早年她曾經在廣東務工,喜歡跳舞也經常去健身房。因為舞蹈水平相對較高,被村里文藝隊請去為村里的婦女教授廣場舞。為了方便村民學習,林艷仔細研究網絡教學視頻,將其分解為簡單的動作。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更新一部分歌曲,她說,總是同樣的歌曲和舞蹈會讓人感到乏味,保持新鮮感很重要。

    62歲的李春楊老人在五年前就隨著子女搬到縣城居住。作為傳統樂器愛好者,他與另外一些朋友在縣城組建了“汀泮童心樂隊”。對于村里的變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2017年村里舉辦的第二屆春節聯歡會上,他登臺與自己樂隊里一個8歲的娃娃合奏二胡,成為當天聯歡會上最大的亮點。此外,他還專門請攝像人員記錄現場盛況,并免費制成光盤作為資料分發到村里。“只要村里有需要,我都會回去交流、切磋。”李春楊表示,支持村里的文化事業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余春金是嶺和村的婦聯主席,不僅負責平時的各種文藝活動,在聯歡會上更是動員全家齊上陣。“兒媳是主持,老公是幕后,自己負責協調,兒子提供后勤保障。”

    隨著全村整體文藝水平的提高和文藝氛圍的濃厚,嶺和村第二屆春節聯歡會辦得很成功,除了首屆的廣場舞和樂器演奏等傳統內容,還增加了獨唱、腰鼓、山歌、快板、朗誦等節目,從外村而來的觀眾將整個文化廣場塞得滿滿當當。

    “前兩屆都是村兩委牽頭和組織的,很多村民覺得演得不夠過癮,于是我們就放開手來辦了。”李勇至告訴記者,與前兩屆不同,嶺和村今年的春節聯歡會完全由村民自發組織實施,“我們只是提供場地和部分設備,沒想到他們能辦得這么成功。”

    文化生活育文明鄉風

    如今,每到傍晚,嶺和村的文化中心就開始熱鬧起來。孩子們在廣場嬉笑玩鬧,老人們坐在石椅前聊天,年輕一些的村民擺弄各種健身器材。當夜幕降臨,明快的節奏響起,廣場被舞蹈的婦女們占據,二樓的文藝活動室也陸續響起各種絲竹之聲。而到了周五,文化中心一樓的“兒童友好家園”就迎來了嶺和幼兒園的小客人,成為開展特色教育和親子活動的絕佳場所。

    “文化活動豐富以后,村里的風氣好了很多。”李勇至說,因為娛樂休閑有了去處,現在村里打牌打麻將的現象大幅減少,不僅家庭和睦,鄰里之間也更加和諧了。

    46歲的李家聯在村里從事養殖業,由于兩個兒子上高中,妻子又開藥店,晚上常常是一個人。文化中心沒成立之前,百無聊賴的他經常在麻將桌上輸得精光,回家后難免產生矛盾。后來,他在文藝活動室學會了拉二胡和吹笛子,從此遠離了麻將桌。

    在村里,李慶修是文藝活動室最忠實的常客,對里頭的樂器有著特殊的感情。“中學時期我就學會了吹笛子,是文藝宣傳隊的一員。”他告訴記者,后來參軍和工作幾十年,這些文藝愛好漸漸就中斷了,如今再次拾起這些樂器,感覺就像回到了從前年輕的時光。“這臺揚琴是前段時間一個老板捐贈給村里的。”李慶修說,現在他已經重新學會了二胡和笛子,下一步的目標是學習揚琴的演奏。

    “總體來說,村里的文化項目還比較少,水平也有限。但未來村里計劃聯系相關部門,邀請更多專業人士進村指導,爭取更多惠民的文化項目。”李勇至說。(福建日報記者 李凌生 通訊員 林斯乾 張敬年)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醫大“閩疆情”實踐隊與援疆專家昌吉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宁津县| 大方县| 同心县| 无锡市| 吉木乃县| 建昌县| 常熟市| 白玉县| 连南| 乌拉特后旗| 阿坝| 西畴县| 屏东市| 富平县| 津市市| 黔东| 望江县| 甘德县| 方山县| 新绛县| 县级市| 遂宁市| 泊头市| 察雅县| 天长市| 夏津县| 达拉特旗| 秦皇岛市| 屏东县| 宁都县| 张家口市| 黄梅县| 瑞昌市| 长葛市| 黄大仙区| 平凉市| 宜兰县| 巢湖市| 竹山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