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近日,隨著泉州市3臺大氣氣溶膠激光雷達激光組網、配套web平臺和綜合管控APP正式投入運行,泉州市主要中心城區實現氣溶膠掃描全覆蓋。這也標志著泉州市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精細化管理時代。

    “大氣氣溶膠是懸浮在大氣中的液態或固態微粒,常見的霧、煙、霾、微塵、微生物氣溶膠等都屬于氣溶膠污染。”據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王聰坤介紹,大氣氣溶膠激光雷達作為一種智能化、可視化、精準化的大氣顆粒物(PM10和PM2.5)污染溯源新科技,可以對大氣顆粒物污染進行逐層三維立體掃描,24小時不間斷地對半徑6公里以上范圍內高空及近地面進行在線監測,快速獲取顆粒物污染的濃度、時間和位置等信息,精準識別本地顆粒物污染熱點源(工業排放、道路揚塵、建筑揚塵等)和評估高空顆粒物污染傳輸影響大小,為泉州市大氣顆粒物染過程分析、污染快速溯源、評估污染擴散趨勢及影響范圍等提供數據支撐。

    泉州市3臺大氣氣溶膠激光雷達分別安裝于晉江磁灶、鯉城江南、豐澤城東,這也是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氣溶膠激光雷達組網。“通過‘火眼金睛’的激光雷達,可以秒速鎖定大氣污染熱點源。組網運行后,監測總面積可達340平方公里。這張三維一體的立體監測網,不僅可以探索全市顆粒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規律,還能摸清本地顆粒物污染潛在來源,以及外來污染物傳輸影響,為泉州市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大氣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提供技術支撐。”王聰坤說。

    不僅如此,建成后的智能化激光雷達立體組網監測系統,也成為快速響應、精準防控的“利器”。通過對泉州市區域顆粒物污染高值點精準監控,配合執法人員現場巡查,快速查找污染信息,再通過“雷達交辦”APP第一時間推送給相關部門、單位,問題核實整改情況上傳APP進行反饋,最終有效辦結,實現了問題“推送—整改—反饋”閉環管理機制,使得大氣污染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泉州晚報記者謝曦)

    責任編輯:唐秀敏

    相關閱讀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江口县| 隆回县| 周口市| 石景山区| 洮南市| 九寨沟县| 天全县| 芦山县| 东安县| 葵青区| 理塘县| 古田县| 正镶白旗| 平原县| 微博| 长春市| 巨野县| 垫江县| 沙田区| 台南县| 沙湾县| 丁青县| 正镶白旗| 延边| 毕节市| 龙陵县| 葫芦岛市| 府谷县| 高密市| 冀州市| 清镇市| 丰顺县| 喀什市| 海林市| 谷城县| 吴忠市| 奉贤区| 澳门| 和林格尔县|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