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出海,是鐫刻在泉州海絲基因里的天然使命。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泉州以“出海加速器”為引擎,加速培育外貿與跨境電商集聚區,推動企業揚帆遠航。如今,26個已運營的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交流、交易熱火朝天,17個新興集聚區也在緊鑼密鼓謀劃落地,一幅政企攜手、蓬勃發展的產業畫卷正徐徐鋪展,讓更多國潮優品從泉州走向全球。

    政策引力

    “出海加速器”奮楫前行

    去年年底,泉州市商務局先后發布《泉州市外貿集聚區創建認定及考核獎勵辦法(試行)》《泉州市跨境電商產業園區(集聚區)創建認定及考核獎勵辦法(試行)》,明確集聚區與跨境電商園考評與獎勵機制。

    在“賽馬制”的推動下,在今年4月舉行的第二屆“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上,泉州市首批11個市級外貿及跨境電商集聚區脫穎而出并獲授牌。其中,外貿集聚區有石獅國際商貿城國際貿易中心等5個獲評,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獲評的包括東??缇畴娚躺鷳B圈等6個。

    政策引領給力,泉州外貿集聚區、跨境電商園全面進入高速發展期。截至今年5月,泉州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建設成果斐然,全市共有43個相關集聚區,其中外貿集聚區17個,跨境電商集聚區26個。目前已有26個集聚區投入運營,為當地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另外17個也正積極謀劃建設中,釋放巨大發展潛力。 這些集聚區各具產業特色,經過精心培育,已成為企業出海的有力支撐。從區域分布來看,各縣(區)積極布局,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晉江一馬當先,擁有8個集聚區(3個外貿集聚區和5個跨境電商集聚區);惠安縣、鯉城區、豐澤區、石獅市、南安市、臺商區也分別擁有4—5個集聚區,充分發揮各自區域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政策紅利的鼓勵,已運營的集聚區正日漸顯露經濟效益。其中,8個運營中的外貿集聚區,建筑面積近百萬平方米,累計入駐201家外貿企業,僅4月就完成出口額15.53億元,預計全年出口額可達71.21億元;18個運營中的跨境電商集聚區(產業園),建筑面積近70萬平方米,累計入駐6679家企業,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交易額16.6億元。

    市場引領 

    產業集聚效應日漸顯現

    從一家企業到一個集聚區,面對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泉州外貿正逐步告別“單兵作戰”,迎來“軍團作戰”的黃金時期,集聚區無疑成為重要的各方資源集聚載體。

    走進晉江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映入眼簾的是展廳內琳瑯滿目的本地制造優品。該服務中心已與全球70多家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實現對接,為“晉品出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從商品展示、交易撮合到物流配送、售后服務,都有專業團隊跟進,幫助企業解決跨境電商運營難題。受到產業帶優勢與服務升級的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優質平臺也紛紛相中泉州。就在前幾天,非洲最大跨境電商平臺Jumia福建首個運營中心落戶晉江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此舉意味著“晉品出海”進一步打開了非洲市場。 “入駐集聚區,不僅可以盡享所有‘一站式’出海服務,更能大大縮短創業周期。”剛剛入駐的創業者小林說。

    去年年底,南安率先在全省建成首個外貿集聚區。入駐其中的滬航科技外貿部負責人葉幼玲興奮地說:“我們實現了外貿首單出海!”作為首批入駐企業,滬航科技搭上南安“再下南洋”活動的抱團快車,順利拿下埃及百萬元外貿首單。南安市商務局負責人呂嘉發介紹,目前南安外貿集聚區已吸引23家外貿企業、11家服務商入駐,今年一季度,入駐企業出口額近10億元,同比增長三成,超100家本地企業在這里找到了外貿出口的“快速通道”。

    政產學協同 

    共筑外貿產業優生態

    泉州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發展并不局限于一園一區的小生態,而是要成為優化全市外貿產業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圈。

    為了達成這一共同目標,政產學多方共助力。政府方面,泉州持續鼓勵各縣(市、區)出臺精準扶持政策,參照“六有”(有運營主體、有創建目標、有專業團隊、有服務方案、有固定場地、有配套服務)標準,制定年度創建計劃,明確建設方案和時序,解決空間載體、企業集聚、數據落地等問題;另一方面,在確保集聚區建設上,積極保障建設要素,鼓勵同步招商并引入專業運營團隊,盤活低效用地,支持國有企業和第三方運營團隊利用閑置廠房建設運營綜合性集聚區。鼓勵對入駐業態給予多方面傾斜,利用引導基金推動企業發展。

    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生態活動也日漸生動。

    在集聚區與海外的生態聯動方面,以南安外貿集聚區為例:企業借助當地舉辦的采購商團走進產業帶活動、供需對接會等,積極拓展業務。入駐創業者趙世鶴表示,集聚區幾乎每兩周就有一場交流對接活動,5月7日舉辦印尼“閃電達”平臺活動,5月21日便組織數十家企業前往印尼洽談合作。“借助海外僑商資源,我們已初步與印尼方面達成共建海外倉、落地服務中心的意向。”參與出訪的企業家趙世鶴帶來一線消息。

    在集聚區點面連片打造生態圈體系方面,以豐澤區奇龍數字園為例:作為中心市區數字電商新高地,已有50多家國內外知名電商企業、平臺、服務商在此入駐,業務涵蓋內外貿、海外倉、物流等產業鏈上下游。而在園區附近的華大街道周邊,還有著超800家規模不一的電商企業,以及華僑大學這一優質教育人才資源中心。當前由奇龍數字園出發,鏈動形成環華僑大學電商生態圈的建設已經啟動。項目分兩期規劃設計,一期將以潤柏電信大樓為核心,拉動盤活包括奇龍數字園在內的現有電商及商貿資源,重點打造跨境電商的知識產權、全球賣家孵化和電商直播三大中心;二期則將以一期基礎為軸,進一步強化校地聯動,全方位形成政產學合力構筑的市區跨境電商園生態圈。

    人才是產業生態必不可少的“養分”。近期,“政校行企跨境電商人才培育活動”在晉江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舉行,通過構建“政校行企”協同育人模式,在集聚區與院校之間搭建人才與產業共生通道。這并非是一個集聚區的作為,而是全市總動員。針對產業人才缺口,泉州正依托高校資源深化產教融合,組織在泉高校調研豐澤、石獅等跨境電商集聚區,精準對接本地人才需求,全力推動集聚區為學生提供創業就業平臺。

    在地方教育及商務部門的協同下,各縣(市、區)也亮點頻出:洛江年培養超500名電商人才;石獅計劃建“跨境電商人才之家”并辦大賽;晉江舉辦鞋服跨境電商大會,授牌實踐教學基地;南安開展小語種培訓;德化深化校地合作推廣電商教材等……全市上下正構建“政校企”協同生態機制,為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集聚區工作推進成效關系泉州內外貿高質量發展大盤。在市場無形之手的推動下,泉州政產學各方齊發力,正共同助力讓更多滿載泉州優品的航母在全球貿易浪潮中乘風破浪。(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王宇靜 通訊員 葉冠慶 楊華)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万年县| 洛阳市| 崇仁县| 乌海市| 龙胜| 固镇县| 林甸县| 长沙市| 呼和浩特市| 璧山县| 修武县| 大关县| 莆田市| 丁青县| 黔西| 平顺县| 永春县| 安达市| 呼和浩特市| 修文县| 嵊州市| 吉水县| 长沙县| 威海市| 宣城市| 辽宁省| 大新县| 开平市| 本溪| 自贡市| 望奎县| 金门县| 甘南县| 栖霞市| 平湖市| 金门县| 兴义市| 比如县| 遂昌县|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