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非遺沉浸體驗點燃武夷文旅熱潮

    日前,赤道幾內亞游客在武夷山體驗武夷巖茶制作技藝中的手工搖青。 邱汝泉/攝

    東南網訊 28日,武夷山九曲溪畔,武夷宮景區游人如織。

    “將竹片分絲,用挑、壓、拼、編等多種工藝針法,編織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在宋街竹編體驗館內,武夷竹編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謝宏星手指翻飛,向游客展示竹編技藝。

    不遠處的茶館里琴聲悠悠,幾名穿著漢服的姑娘正手持茶筅、攪拌茶湯,學習茶百戲,神情專注。

    隨著“非遺+旅游”熱度不斷攀升,武夷巖茶、茶百戲、竹刻、竹編、建窯建盞、漆扇、扎染等非遺手工技藝體驗正不斷激發文旅新活力。游客盡覽自然山水風光的同時,愈發熱衷于走進各類非遺場館,觸摸傳統文化脈搏。

    “暑期以來,很多青少年來我們這里打卡拍照、學習竹編。”在謝宏星看來,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要結合傳統元素與當代功能,以創新的方式進行展示和傳播。

    “很神奇!以前比較少接觸竹子,沒想到有這么多用途和故事,激發了我們去深入探索的欲望。”福州游客程錦琳說。

    走進當地各茶企、茶村,品飲武夷巖茶,親身體驗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探訪五夫古鎮,感悟理學千年文脈,沉浸式參與朱子敬師禮;到城村漢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拓印瓦當;去萬里茶道起點下梅村學習茶百戲;在度假區觀看民俗表演、品嘗武夷茶宴……

    如今在武夷山,一系列沉浸式項目不僅讓游客充分感受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的獨特魅力,也搭建起非遺“活態傳承”平臺,讓非遺煥發經濟活力,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一汪活水”。今年上半年,武夷山全市累計接待游客1687萬人次,同比增長14%。

    “通過非遺技藝體驗在地文化,提升游客的文化獲得感,讓游客帶走的不只是風景,還有對手工藝的深刻記憶。”武夷山市文體旅局黨組成員、文化館館長楊義東介紹說,武夷山目前有5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許多民俗技藝兼具文化的溫度與市場的熱度。(福建日報通訊員 張筱惜 徐超)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年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召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兴文县| 晴隆县| 额敏县| 左权县| 津市市| 武强县| 苏尼特右旗| 黔东| 陆丰市| 元氏县| 阳东县| 宝清县| 伊通| 隆昌县| 基隆市| 绩溪县| 江永县| 贺州市| 米脂县| 滦南县| 图木舒克市| 磐安县| 松溪县| 安徽省| 门源| 西宁市| 桃园市| 宁远县| 涟水县| 陵水| 东丰县| 水城县| 泾阳县| 尉犁县| 塔河县| 横峰县| 全南县| 航空| 广东省|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