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莆仙“五日節”全國獨一

    在陸地上燒紙制龍船,以驅邪祈福,紀念﹃五帝﹄(資料圖)

    莆仙“五日節”全國獨一

    端午節燒化龍船,東汾村這項習俗流傳至今(資料圖)

    莆仙“五日節”全國獨一

    過節傳統不能丟,莆田端午節首日市民買米糕

    莆田端午節連過五天,在全國持續時間最長;天天都有特色民俗

    N本報記者 黃凌燕 文/圖

    本報訊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日,初六嘴觖觖(jué)。”昨日是農歷五月初一,充滿濃濃莆仙風味的端午“五日節”也開始啦,就像歌謠里所唱的,莆田鄉民們要熱熱鬧鬧地連過5天節。莆田民俗專家稱,莆仙端午節連過五日,在全國持續時間最長,且天天都有民俗活動,過節特色也是全國獨一。

    通宵做米糕“老傳統不能丟”

    按照習俗,端午節首日莆仙人吃米糕過節。昨日上午,莆田市區下磨市場唯一的一家米糕鋪子排起了長隊。柜臺上新出爐的一屜雪白色的米糕,還冒著騰騰熱氣。

    切糕,裝袋,過稱,女店主麻利地為市民打包一份份米糕。她告訴記者,從清晨鋪子開始營業到現在,她的手都沒停過,買米糕的人絡繹不絕。男店主蔡先生說,農歷五月初一吃米糕是代代相傳的習俗,每年這一天店里都特別忙碌,銷量是平時的5倍。為了準備米糕,前夜他通宵蒸了30屜米糕,在爐子邊把眼睛都熬紅了。

    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一起來買米糕,他們說“過節的傳統不能丟”。

    一首歌謠 唱出“五日節”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日,初六嘴觖觖。”在莆仙地區,一首耳熟能詳的歌謠承載著祖祖輩輩人的端午記憶,這首歌謠指明了莆仙民間端午節五日內過節食品的俗例及民俗活動的內容。

    初一吃米糕,即大米磨成漿發酵后加糖煮成的糕。初二包粽子。初三吃螺,指的是莆仙水特產“小麥螺”,傳說要是脖子短的人,這天買螺回家吸螺,脖子就會變得修長美麗。初四在門框兩邊插上菖蒲、艾草,以禳毒氣。相傳媽祖曾以菖蒲熬湯為莆仙百姓治病,并以菖蒲九節,貼病者門首,以驅邪消災。

    五月初五這天則進入了端午節的高潮,中午家家戶戶吃過湯面后,就準備沐浴。據說,初五這一天的午時,百草盡吐芳香。因此,人們都盛水于桶,置于庭中。人們用午時日曬的水和蒲香、蛋草、番石等制作的“午時草”燒煮后,讓全家人沐浴。一些村民還喝“雄黃酒”,并將酒灑在墻角殺蟲,小孩還要在腋下、肚臍和耳朵后涂上“雄黃”粉,以壯身祛病。許多小孩還在脖子上或衣扣上掛著用五色線編織成網形的長香袋,裝上鮮桃子和用五味湯煮熟的黃雞蛋,也有的裝上小香丸,以避邪長壽。此外,莆仙人在這一天會在每間屋內點上蚊香,驅除蚊、蠅、蟑螂。

    初六端午節過了,不再有好吃的,因此莆仙端午歌謠說“初六嘴觖觖”,觖是莆仙方音,就是張著嘴巴,沒有什么東西可吃的了。

    為何這樣過節 留下許多謎

    “莆仙端午節經過長期的衍變,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民俗專家林成彬說,端午節在莆仙民間是一個大節,從五月初一至初五皆有過節,興化方言稱為“五日節”,也是全國端午持續時間最長的。林成彬認為,這是古人自定的長假,作為節日的享受。

    莆仙端午節五日連著過,與宋朝宮廷中慶賀五日節會相似。林成彬告訴記者,莆仙端午節至今留下許多未解之謎。像過五日的由來,目前具有多少年的歷史,那首代代口傳的端午歌謠是誰編寫的,從什么時候開始流傳,為何規定端午要吃這幾樣食品等等,目前還尚待考證。

    莆仙端午習俗 尚未列入非遺

    莆仙端午習俗由于申報經費無法落實,目前尚未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但有兩項端午特色民俗已先行被列入非遺保護項目,即被列入市非遺保護項目的“龍鼓詩”和被列入省非遺項目的閩臺送王船習俗。

    “龍鼓詩”:始于明末清初,是仙游縣楓亭鎮蘭友社區民間藝人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劃龍舟時創作的方言俚歌,又稱“龍船詩”。每年端午節,鄉民們組織龍鼓游唱隊,在端午節午后,游唱隊舉著牌燈,敲打鼓點,行進在大街小巷,祈求鄉人平安吉祥。“龍鼓詩”聲韻悠揚婉柔,悅耳動聽,富有感染力,古樸優雅。

    閩臺送王船習俗:莆田市城廂區靈川鎮東汾村的村民過端午節和其他地區不一樣,他們大鬧“旱龍船”,在陸地上燒紙制龍船,以驅邪祈福,紀念“五帝”。相傳明嘉靖年間,一群倭寇在端午期間上岸偷襲,危難時,“五帝”駕龍舟前來助陣,助村民反敗為勝,村民感恩,就在每年端午節燒化龍船,以示紀念。

    責任編輯:林勇慶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俄羅斯三地遭襲擊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福建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海都報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尼玛县| 阳江市| 潍坊市| 贵州省| 金溪县| 鄂州市| 白朗县| 昭苏县| 龙海市| 浦县| 邳州市| 德州市| 固始县| 宜宾市| 梅州市| 剑河县| 宜丰县| 丘北县| 南澳县| 周至县| 天水市| 蒲江县| 贵定县| 门源| 平定县| 松溪县| 玉树县| 峨边| 顺昌县| 敦化市| 尤溪县| 湘西| 平原县| 饶河县| 额敏县| 开原市| 和龙市| 铁力市| 察哈|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