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16日訊(海都記者 蔡學偉 通訊員 詹智瓊 林春盛 文/圖)日前,“丹青頌媽祖·兩岸一家親”——臺灣書畫家走進湄洲島采風筆會在湄洲島展覽館舉行,來自莆臺兩地的30多名書畫家相聚在湄洲島,以墨寶互相交流,以書畫會友,以翰墨傳真情,共同為弘揚媽祖文化貢獻一份力量。此次,臺灣書畫家除在湄洲島上揮毫潑墨外,還在莆田的賢良港、文峰宮和天佲閣三處駐留。每到一處,都掀起了莆臺文化交流的熱潮。
書畫家聯手創作畫作
兩岸書畫家共同書寫“兩岸一家親”
陳銘顯現場創作“墨竹”
畫竹喻媽祖共抒兩岸情
在10日湄洲島舉行的首場筆會上,兩岸書畫家們或潑墨揮毫、或勾勒花鳥,以墨寶贈送交流,相互探討書畫藝術。書畫家們用筆會創新湄洲島及媽祖祖廟各個不同風貌,呈現“海峽媽祖情兩岸一家親”的海峽兩岸同胞情緣,讓全世界更深入了解媽祖立德大愛精神。近兩個小時的筆會,參加筆會的書畫家們創作了近50幅作品,多以媽祖精神、梅蘭竹菊等為內容展現湄洲風采。
來自臺灣的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理事長陳銘顯現場作畫,在他的寥寥數筆下,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竹子的形象躍然紙上。陳銘顯說:“我用竹子來表現媽祖的精神,覺得很貼切,竹子是四君子之一,用君子的精神來代表媽祖的立德、大愛精神,恰如其分。”
陳銘顯表示,媽祖不僅是中華的媽祖,也是世界的媽祖,發揚媽祖大愛的精神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能夠來到媽祖故鄉湄洲島采風寫生覺得非常有意義,可以為共同弘揚媽祖精神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以媽祖文化為橋共促兩岸交流
對于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湄洲的臺灣書法家陳志聲來說,再次來到湄洲島進行書畫交流深有感觸。他說,他來湄洲島已經很多次,但是每一次來都有每一次的感受。這次不僅是與媽祖的緣分,也是一次翰墨的情緣。透過這樣的一個筆會,能夠與大陸書畫家互相交流。相信在不同的發展特色當中,大家更能夠激發碰撞出璀璨的火花,也可以提供給兩岸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思考方向。
湄洲島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煌介紹說,近年來,湄洲島以媽祖文化為橋梁,與臺灣書畫界、音樂界等社會團體合作舉辦多場活動,收到豐碩的成果,成為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一大亮點。此次臺灣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陳理事長帶領臺灣10個書畫學會的30多位書畫家走進湄洲島進行實地采風筆會活動,以書會友,以畫傳情,用手中的妙筆書寫湄洲島美麗的明天,以獨到的藝術描繪海神媽祖的海峽情緣,這必將為湄洲島“文化島”的建設錦上添花。希望兩岸書畫界進一步以書畫為紐帶,互促互進,攜手打造兩岸文藝交流品牌,共同推進海峽兩岸書畫融合、藝術融合。
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李金杜表示,臺灣的書畫家們精湛的技藝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通過這次的交流促進了兩岸之間藝術文化交流,加深了兩岸同胞之間的感情。
四場筆會促民間交流升溫
據了解,除了在湄洲島上的筆會外,臺灣的30多位書畫家還分別參加了位于北岸賢良港、荔城區文峰宮和城廂區天佲閣的三場筆會。書畫家們每到一處,都受到了當地的熱烈歡迎。兩岸書畫家以筆會友,也促進了莆臺文化交流的升溫。
承辦此次筆會莆田地區最后一站天佲閣的,是一家民間文化交流機構。該機構的負責人林阿弟表示,天佲閣是一個研究莆田傳統文化、媽祖文化和林氏文化的文化交流平臺。在這里,不但可以了解莆田的特色文化和媽祖文化,而且可以品嘗到最正宗的媽祖面。得知臺灣書畫家要來莆田進行筆會交流后,他積極申請承辦事宜,最終成功促成了筆會的舉行。
林阿弟說,臺灣藝術家的到來,是真正走進了莆田的民間,也是一次莆臺文化交流的盛會。相信隨著兩岸交流的加深,這樣的民間活動會越來越多,兩岸的文化交流會更加融洽。
陳銘顯表示,無論是媽祖文化還是書畫藝術,都是兩岸民眾情感的紐帶。莆田是媽祖的故鄉,用筆會的形式弘揚媽祖大愛的精神,促進兩岸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意義深遠。有機會,他會再次組織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臺灣藝術家來到媽祖故鄉,共同為弘揚媽祖文化出份力。
責任編輯:黃小群
- 莆田港澳旅游通行證辦理時限縮至2-3分鐘2017-04-10
- 莆田實施征地區片綜合地價 統一為45000元/畝2017-04-10
- 莆田秀嶼首批41個村級 淘寶服務站投用2017-04-09
- 莆田擬再建千個充電樁 將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2017-04-07
- 四川一男子 在莆田涵江被當街捅死 2017-04-07
- 撞碎玻璃 莆田一只怪鳥闖進派出所 2017-04-07
- 莆田一市民13萬買的車 被“原車主”設套開走 2017-04-07
- 莆田:寧海新橋工程進展慢 14人被問責2017-04-07
- 莆田全面啟動廢舊塑料回收行業污染整治2017-04-07
- 莆田荔城區黃石鎮 村居河道成菜園 遭垃圾堵占 2017-04-06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荔園路汽車站旁橋梁護欄缺失 數月未修復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