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當前全力穩定經濟增長,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大局中,科技支撐作用尤為重要?!笆濉币詠恚谑形⑹姓恼_領導和省科技廳的精心指導下,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積極建設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抓好科技項目計劃管理,深化院地科技合作等,努力搭建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的有效平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我市在更高起點上加快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市科技局將繼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一批綜合競爭力強的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建設宜居港城、美麗莆田作出應有貢獻。
■ 立足發展全局實施創新驅動
8月16日,中共莆田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隆重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確定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提高綜合競爭力,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指導思想。
市領導林寶金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提升我市核心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為貫徹落實林寶金同志講話精神,根據《決定》要求,市科技局積極推動技術創新改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每年儲備一批技術創新項目,用好省級技術創新補助資金,優先扶持產學研項目,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創新合作關系,強化產學研聯合開發項目的示范引導作用,推動相關領域內的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建立技術中心,引導企業增強創新主體地位和創新實力。一些項目已經見效,如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建設的“氟硅”涂層示范生產線,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市科技局同時著力促進我市技術企業研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威諾數控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對稱件(閥門)高效柔性雙動柱臥式加工中心”產品成為我省首個獲得認定的產品;中科中涵的“超快激光高精密數控機床”也被認定為省級首臺(套)裝備產品。2015年,全市有101家新興產業企業,實現產值359.3億元,拉動工業增長1.3個百分點,在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產業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技術優勢。
目前,我市共有榮興機械、海安橡膠、三棵樹涂料、華峰工貿、安特半導體等12家企業通過評審成為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
為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作,我市出臺《莆田市“十三五”科技發展和創新驅動專項規劃》,確定“十三五”科技發展總體目標。在此基礎上,市科技局結合全市產業發展實際,制定出臺《加強改進市級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政策,以項目的資金扶持企業的技術攻關、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研發中心和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技術咨詢等創新活動,全面營造人人關注創新、人人支持創新、人人參與創新的良好環境。
在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工作上,市科技局聯合市組織和人社部門,著力推進“引智興莆”工程,聚集高端人才,圍繞“336”工程,開展產業人才專項服務,吸引大批人才來到莆田貢獻力量。
■ 改革科技管理創新提升實效
2014年,莆田市科技局被列為全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網上公開試點單位。該局隨即展開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在市紀委、監察局的指導下,投入80多萬元,按照權力運行“業務公開、過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四項原則,在我省設區市科技系統率先建成了《莆田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網上信息系統》,實現權力運行程序化、流程公開化、風險可控化、痕跡數據化、監控實時化,成為該局在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上的一大亮點。
從2013年至今,該系統共受理了517個科技計劃項目,立項289個項目,已全部實現科技計劃項目在線管理。申報單位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完成項目申報,減少了許多中間流程,節省了成本,極大方便了企業申報項目,也使我市科技計劃項目監管更加到位,項目申報質量有效提高,真正實現了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此外,在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工作中,市科技局充分發揮科技部門在科技工作中的協調作用,建立跨部門、跨領域的溝通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一是繼續改革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模式。改進科技計劃項目申報通知發布、項目經費預算管理機制,全面實施項目申報和科技獎評審網上進行。二是健全完善科研誠信制度,努力提高科技計劃的履約率、結題率,實施不結題項目月報告制度,積極探索不結題項目資金處置辦法,實施科研信用“黑名單”制度。三是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根據省市要求,重點在建立科技創新評價獎勵制度、項目組織實施機制以及建立科技成果競價機制、發展技術市場等方面進行探索。擴大科技計劃項目經費后補助的試點范圍,嚴格規范科技項目和經費管理。四是加大項目實施的監管,不定期開展項目實施情況檢查、資金使用審計,建設財務人員人才庫,加強資金使用的經常性檢查工作。
■ 推進自主創新發揮科技引領
在莆田高新區內涵港路與迎賓路交叉處東北側,佇立著一棟外觀現代時尚的大樓,這就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一期。
作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推動院地合作,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區域創新的緊密結合,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的重要舉措。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整個項目共占地63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9.8萬m2,總投資約3.5億元。其中,一期工程原計劃建設1#樓及1#-2#樓地下室工程,總投資約1.5億元,現接近竣工。
在市科技局的主導推動下,莆田中心招商已啟動前期工作,項目將吸引更多的研發機構、創新平臺、科技型企業入駐。未來,這里必將成為我市產業技術源頭創新基地、高新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對莆田吸引創新人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科技創新跨越發展產生重要的意義。
除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外,市科技局還積極構筑提升一批新的創新平臺,包括建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中國鞋業研發設計中心,國家鞋類檢測中心(莆田)、國家紙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字號科技機構,省級企業孵化器1個、生產力促進中心2個、技術中心30個,企業工程中心27家,重點實驗室9家。
在推進自主創新的工作中,市科技局同時著力深化院地合作?!笆濉逼陂g,莆田市與中國科學院、省內外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大大提升了莆田市利用全國科技資源的規模和層次,開創了更廣泛、更系統、更緊密的院地合作格局。該局每年舉辦一次院地合作對接活動,先后從中科院上海分院、福建物構所、成都分院、西安光機所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30多個科研院校,引進創業創新團隊10多個、高級人才100多人,達成科技成果合作200多項,解決產業共性技術難題200多個,轉化落地技術成果180多項,對接項目年總產值超過100億元。
2015年,院地合作對接會順利召開,會上共簽約23個項目,其中與中科院研究所簽訂對接項目4項,與省外院校合作項目3項、與省內院校合作項目16項。簽約項目涉及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現代農業、生物醫藥及海洋科技等不同行業和領域。技術含量高、創新性強、專業領域廣,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撐作用增強,有力地推進我市企業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由中涵機動力企業出資、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技術設備入股成立的中科中涵激光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了“‘孵化’在外地,產業化在本地”的院企合作新模式。
推進自主創新,離不開資金支持。在落實財政和金融資金支持方面,該局嚴格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補助,重大成果購買補助,研發機構、各類創新平臺認定獎勵等財政補助共計1270萬元,有力地促進和激勵企業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積極與金融部門聯合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建立風險基金池600萬元,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貸款1500萬元。
此外,市科技局在成立科技小巨人培育發展庫、建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組織申報省重大儲備項目等工作上下足功夫。共培育科技小巨人100家,推薦進入省科技小巨人34家;全市列入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備案11家、省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示范創業創新示范中心1家;推薦申報省第一批重大創新備選項目23項,其中總投資超億元的達22項,有力地促進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荔園路汽車站旁橋梁護欄缺失 數月未修復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