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莆田在7個社區建了拆裝式泳池,方便周邊居民游泳健身
海峽網11月1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蔡學偉 陳晉 文/圖) 日前,莆田市出臺了《莆田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根據該計劃,到2020年,莆田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穩步增加,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全民健身的教育、經濟和社會等多元功能充分發揮,形成具有莆田特色的全民健身發展格局。
學生每天至少花1小時鍛煉
根據該計劃,今后莆田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將達5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40%,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體育鍛煉活動。
城鄉居民體質健康水平總體達標率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59歲人群體質狀況明顯改善,身體素質相關指標呈現良好趨勢,在校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達92%以上。
將基本建成市、縣(區、管委會)、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四級公共體育健身設施網絡。城市社區建成“15分鐘健身圈”,農村公共體育設施提檔升級并向自然村延伸;新建居住區和社區公共體育設施配置全覆蓋,具備建設條件的景區、公園、廣場、綠地等按標準配置公共體育設施,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
健全市、縣(區、管委會)、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四級全民健身縱向組織網絡和體育總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單項體育協會、行業體育協會、人群體育協會、青少年俱樂部、健身站點等組成的橫向組織網絡。行政村(社區)全民健身站點全覆蓋,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7200名,每萬人擁有5個以上全民健身站點、23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每個全民健身站點配備2名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
形成規范有序的體育健身市場,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消費意愿明顯增強,全民健身服務業規模、服務能力逐步提高;體育消費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體育消費總規模達40億元。
綠地及公園體育場地面積占5%以上
根據計劃,莆田將擴大公共體育設施增量資源,豐富公共體育設施供給。重點完善縣(區、管委會)、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自然村公共體育設施,加強便民、利民、惠民的中小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將多功能運動場、足球場、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可拆裝式游泳池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規劃綠地及公園體育場地面積占比在5%以上,并配置相應的健身設施;現有公園擴大體育用地面積,配套增設健身設施;新建居住區和社區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配置全民健身設施,老城區逐步完善全民健身配套設施。
充分利用城市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和空閑地、邊角地等改建為健身設施,推廣多功能、季節性、可移動、可拆卸、綠色環保的健身設施。把自行車綠道、健身步道、健身路徑等體育設施融入景區、城市公園、公共綠地、廣場及城市空置場所,與綠道網、慢行系統串聯,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健身網絡。結合“美麗鄉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配套公共體育設施,實現共享共建。加強工業園區和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地區、城鄉結合地等薄弱區域的體育設施建設,構建與人口規模相匹配的健身場館和設施。莆田還將推進學校、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
建成70所足球特色學校
莆田還將加強青少年體育,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將學生體質狀況和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的考核評價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并列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政績考核以及學校評估的評價指標。
建立健全校園體育競賽制度,每年度固定時間舉行學校體育活動周,推進青少年喜愛的田徑、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聯賽開展,形成“一校一品”體育項目格局。以足球特色學校和足球賽事為切入點全力推進校園足球發展,建成覆蓋大中小學的70所足球特色學校、10支以上高水平足球運動隊。
責任編輯:肖舒
- 莆田港澳旅游通行證辦理時限縮至2-3分鐘2017-04-10
- 莆田實施征地區片綜合地價 統一為45000元/畝2017-04-10
- 莆田秀嶼首批41個村級 淘寶服務站投用2017-04-09
- 莆田擬再建千個充電樁 將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2017-04-07
- 四川一男子 在莆田涵江被當街捅死 2017-04-07
- 撞碎玻璃 莆田一只怪鳥闖進派出所 2017-04-07
- 莆田一市民13萬買的車 被“原車主”設套開走 2017-04-07
- 莆田:寧海新橋工程進展慢 14人被問責2017-04-07
- 莆田全面啟動廢舊塑料回收行業污染整治2017-04-07
- 莆田荔城區黃石鎮 村居河道成菜園 遭垃圾堵占 2017-04-06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荔園路汽車站旁橋梁護欄缺失 數月未修復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