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已經找回來60%了。”林斌興奮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幾天前,林斌創辦的卡拉單車吸引了全國的關注,這家試圖在福建省莆田市復制共享單車模式的公司出師不利,首期投放的667輛單車,一個月不到,丟了510輛,流失率達76.5%。
卡拉單車首期投放的667輛單車,一個月不到,丟了510輛,流失率達76.5%。
火上澆油的是,鑒于極高的丟失率,投資方也火速撤資,從用戶押金劃走投資款。聞訊的用戶紛紛要求退還押金,林斌焦頭爛額,無奈之下將公司面臨的困境發布在了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并留下自己的手機號,同時積極籌錢退款。
本只是想向用戶說明情況,但聲明的廣泛轉發及媒體的關注,讓公司的窘境被全國網友知曉。“我一開始想完蛋了,媒體都來關注我的負面了。”林斌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然而情況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反轉。
“全國各地的投資機構都找上門來了解情況、洽談合作,金額從幾十萬到幾百萬都有,如果進展順利,公司很快就以恢復正常運營了。”林斌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朋友們看我遇到這么大麻煩,也鼓勵我要積極應對,現在用戶押金已經全部退還,都是朋友借給我的。”
小城市共享單車試驗
在兩個月前,是沒有人愿意投錢給林斌的。
卡拉單車團隊組建于2016年10月,在最先洽談投資的過程中,林斌吃了近30次閉門羹。“我這兩年投資虧了不少錢,先后投資過服裝、餐飲,現在還處于負債狀態,朋友們開始對我的能力持懷疑態度。”林斌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林斌介紹,卡拉單車的運營方是莆田市城廂區互換空間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莆田市城廂區互換空間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由林斌、林凡兩兄弟在2010年12月20日創立,注冊資本為10萬元。
“我大四時就創立了這家廣告公司。”林斌說,他2006年考上福建師范大學金融學本科,因為家境困難,他從大一開始就在一家地產公司的策劃部兼職,這也為他此后的創業打下伏筆。
“我的父親早年間承包了一個小的采石場,但長時間與粉塵的接觸,讓他患了心肺病。在我高三時,父親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必須靠吸氧維持。家里少了經濟支柱,境況也一落千丈,所以我讀大學期間必須打工掙錢。“林斌回憶到。
2010年林斌大學畢業,回到莆田專注自己的創業。前兩年公司都是小打小鬧,從2013年開始,公司越做越大,除了在莆田,還在福州、泉州、廈門設立了分公司,最高峰時年營業額可以達到七八百萬元。
“頭幾年公司發展好的時候,我整個人是飄的,覺得自己能力很強,卻沒意識到這背后還有更大的市場環境的作用。”林斌說,2015年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公司也開始陷入虧損。前后幾次投資的錢也有去無回。
直到2016年,共享單車席卷一線城市,頗有經商頭腦的林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他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進行了實地考察,也向共享單車企業的員工進行了深入了解。2016年10月,他準備在莆田復制這一模式,并成立了卡拉單車。
在他看來,共享單車的先行者與巨頭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混戰和開疆擴土,暫且無暇顧及三四線小城,避免了正面交鋒,“共享單車可以在短時間內聚攏用戶,并且模式容易復制推廣。”
此外,林斌認為,莆田市的道路建設應該是對單車發展最包容的,幾乎在市區的所有道路都劃設有非機動車停車位,在主干道也都有專用的非機動車道,應該來說是適合發展共享單車的城市。
“春節牌”打砸了
但林斌的想法并沒有得到朋友的認可。
“我找的投資,都是當地傳統行業的朋友,可能是他們對共享模式不了解,也有可能是因為對我持懷疑態度。”林斌說。
屢次碰壁后,最終在2017年,林斌終于敲定了首輪融資,他的一位朋友愿意出資60萬元,占股30%。根據與投資人簽訂的協議約定,卡拉單車創始團隊負責公司戰略規劃與日常運營,投資人指派人員負責財務與客服。
按融資約定首輪融資額的20%,款項很順利地打入創始團隊賬戶,林斌等人帶著融資首款與外借資金于2017年元旦簽下了5000輛單車的訂單生產合同。
為了搶在春節前投放到市場,2017年1月23日卡拉單車首批安裝好的500輛單車投入市場。并計劃在2017年2月底之前完成投放5000輛的總投放量。
選在過年前投放車輛,林斌有著自己的盤算,“春節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莆田在外地做生意的人比較多,過年都回來了,更容易項目的傳播。”
與別的共享單車需要下載專門的app不同,卡拉單車只需打開微信掃描車身的二維碼并完成實名注冊,即可開始用車。費用方面執行前30分鐘免費,超時部分按0.5元/30分鐘收取。
卡拉單車主打免費模式,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還向消費者介紹,“30分鐘足以滿足您在市區內的短途出行需要,若您確實有更長時間的使用需求,可在30分鐘內進行一次還車后再次借車即可實現更長的免費時間。”
林斌介紹,免費的初衷是吸引更多的用戶,降低車輛丟失率,當用戶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再去嫁接其它的服務賺錢。
但是也正是因為春節放假,讓他們面臨了運營的第一個問題:用戶押金不能及時退還。
在莆田當地的論壇里有人發布卡拉單車涉嫌騙錢的帖子。
2月8日,卡拉單車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關于春節期間退款延誤的公告》,公司坦承由于在倉促的時間內組建并運營,又在第三天就恰逢春節放假,所以在退款及客服方面出現了大面積的延誤。并承諾,在2月12日前,完成全部退款申請操作。
公司還指出,運營兩周以來絕大部分的用戶都能安全用車、規范還車。但還是有個別用戶存在使用誤區,將卡拉單車騎到鄉下老家私用、上私鎖和暴力破壞。
“丟失率76.5%”:市民只是不知停哪兒?
然而麻煩接踵而至。
2月16日,卡拉單車再次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聲明稱,公司于2017年1月25日、2017年2月6日分別在莆田市區投放了500輛和167輛單車。公司在2月15日召集了5個人在莆田市區徹夜尋找6小時,只找回了157輛車,丟失率76.5%。
鑒于極高丟失率,卡拉單車的投資方根據對賭協議已于2017年2月14日堅決撤資退出,導致了在廠商生產好的4333輛單車無款提貨以及公司運營資金緊張。
無奈之下,卡拉單車方面決定于2月13日暫時關閉系統使用,并積極籌錢退款,已完成的退款均由創始團隊借款墊資。
公司創始人林斌還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以及時應對用戶的訴求。此外,卡拉單車還呼吁市民在任何場所有看到公司單車,請將其停放在最近的公交站臺或在系統后臺“車損舉報”中告知或發短信告知。
讓林斌沒有想到的是,這幾條本是向用戶說明情況的公告被大量轉發,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
“天天都有媒體找到我,我心想,完蛋了,媒體要來報道我的負面了。”林斌說。
意向投資額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
因為被廣泛報道,卡拉單車不僅在莆田當地,甚至在全國也引起了關注。
“那幾天最高峰時,每天未接來電都有1000個。”林斌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有用戶打電話來辦理退款的、有各地熱心網友打電話來鼓勵的、有媒體、有投資人。”
林斌告訴記者,之前讓他吃了閉門羹的朋友知道他遇到這么大麻煩后,也紛紛鼓勵他要挺住,“目前所有用戶的押金都已經全部退還,每個用戶的押金為99元,共有2800余人繳納了押金,總額近29萬,退款均為向朋友借的錢。”
林斌還發現有市民主動開始發信息告訴他,在哪里發現了他們的自行車。目前,林斌已經找回了60%的自行車,他驚喜地發現,損壞率不到10%。
“車輛不是遺失,是市民不知道應該停在哪里,有的人用完了,就停到了小區里、樓梯口、停車場,甚至騎回了家,現在經過我這件事一報道,也算是進行了一次共享單車的市民教育。”林斌說。
投資人上門砸錢:意向投資額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
更讓他驚訝的是,現在全國有十幾家投資機構主動聯系上了他,北京、深圳、長沙的機構都有,意向投資額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
“目前有幾家正在談細節,如果順利的話,過不了多久,卡拉單車項目又可以恢復正常運營了。”林斌說。
對于公司出現的情況,林斌總結認為,小城市不等同于低素質。雖然前期公布的丟失率那么高,但他并不認為這就是小城市的通病。高丟失率的主要原因還是創始團隊的運營能力問題,卡拉單車的押金退款延誤、客服缺位和投放量少是導致丟失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市民對共享單車的不了解,不清楚在使用結束后應該正確的停放在哪里。
“當然不免有小部分的人將單車變賣到廢品回收站、加私鎖或泄憤,但我相信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林斌說。
對于共享單車的有序發展,林斌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對共享單車行業做以下幾點的支持:1.指導物業不讓單車進小區;2.法制宣傳,廢品回收單位不得回收共享單車;3.在主干道的非機動車停車位旁設立指示牌指導市民正確用車。
林斌告訴記者,他對接下來的共享單車事業,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市“五個結合”推進“平安企業”創建工作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