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京都大學通信工學專業教授梅野健的科研團隊本月30日在美國專業雜志中發表研究成果,稱已成功檢出東日本大地震及其前后發生的里氏7.0級以上地震發生前20分鐘至1個小時,高空300千米附近的“電離圈”發生的電子數異常。

    據稱,目前用電腦分析耗費時間較長,但若能提高速度就有可能成功預測地震。而電離圈是電子廣泛分布的大氣層,也會因火山活動及太陽表面“太陽耀斑”等現象而受到影響。

    電子數的測定需要使用現有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前都只使用一處GPS觀測站的數據,而該小組調查了數十處觀測站當時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然后發現里氏7.0級以上地震在發生前20分鐘至1個小時電子數異常增加的現象。

    報道稱,迄今的研究已知里氏8.0級以上地震發生時電離圈電子數會增加,但此前需要對地震發生前后進行對比。

    用該小組的方法則不必去比較地震前后的數值,比較與平時值的差別就能辨出異常,梅野表示“或許能運用到未來地震預警系統之中”。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河曲县| 北宁市| 大余县| 庄浪县| 离岛区| 吉安市| 营山县| 班戈县| 定南县| 龙门县| 大同县| 南阳市| 饶平县| 临潭县| 绥江县| 陆良县| 内乡县| 靖宇县| 垦利县| 隆子县| 高尔夫| 潞西市| 巴青县| 禹州市| 樟树市| 陆河县| 滁州市| 泾川县| 无锡市| 邵阳县| 宁城县| 凤山县| 奎屯市| 保德县| 娱乐| 桦甸市| 疏附县| 新竹县| 平乐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