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28日報道,俄烏沖突已持續3年有余。雙方一方面開展塹壕戰和突擊戰,另一方面向空中投放大量用于攻擊和偵察的無人機。如今,兩國正加快向地面投放作戰機器人和支援機器人。大量地面機器人參與作戰,這在人類戰爭史上尚屬首次。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形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美國媒體商業內幕網站近期刊登了一系列關于烏克蘭軍隊運用地面機器人的報道。商業內幕網站解釋稱:“過去的紛爭中也曾使用過地面機器人,但從未達到像烏克蘭戰爭這樣大的規模。”
烏克蘭軍隊目前正在使用愛沙尼亞米爾雷姆機器人公司開發的“忒彌斯”及本國開發的D-21系列地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除了用于偵察、救助傷員、運輸前線物資和處理爆炸物外,還可配備機關槍和榴彈發射器等武器參與戰斗。據稱,這些機器人有時也會裝上炸彈沖入敵陣自爆。
據米爾雷姆機器人公司介紹,“忒彌斯”地面機器人長約250厘米、寬約200厘米、高約120厘米,最高行進速度可達每小時20公里。這款機器人搭載了各種傳感器和攝像頭,最多可搬運1200公斤的武器和物資。
另據烏克蘭政府武器開發項目“聯合24”平臺介紹,D-21系列機器人即使在惡劣路況下也能行駛15至20公里。按照傳統做法,救助1名傷員需要3至6名士兵,且在救助過程中存在被敵方無人機等攻擊的危險,而若使用D-21機器人,則僅需1臺就能安全完成救助作業。空中無人機難以發現隱藏在樹林中的敵兵,而D-21可以在地面捕捉敵人。
據商業內幕網站報道,除此之外,還有多家歐洲企業參與開發地面機器人,并與烏克蘭方面開展合作。這些地面機器人大多被設計成可根據戰斗和偵察等任務輕松更換零部件。
烏克蘭軍隊的地面機器人操作員對商業內幕網站表示:“地面機器人就像小時候玩的組裝玩具樂高積木一樣。”
投入地面機器人的不僅僅是烏克蘭軍隊。俄軍目前在前線也使用履帶式地面機器人以及小型輪胎式機器人進行物資和傷員運輸。履帶式地面機器人可搬運200公斤的重物,還可以搭載小型輪胎式機器人移動至作戰區域。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俄軍正在使用能潛入敵方坦克和裝甲車下方爆炸的自爆型地面機器人“蝎子”,以及可搭載機關槍和反坦克系統等的多用途地面機器人。
在傳統戰場上存在的風險是,當一方士兵使用機關槍或火炮時,開火地點可能被敵人發現而遭到反擊,從而導致己方受損。但如果一方派出地面機器人進行射擊,即使遭到敵方反擊也不會出現人員傷亡。除此之外,己方士兵被敵方無人機發現并遭到攻擊的事態也能得以防范。進一步而言,像烏克蘭這樣在兵力上劣于敵軍的情況下,通過運用地面機器人可以縮小兵力差距。
目前地面機器人仍處于輔助人類的角色。不過,隨著無人機升級進步,作為戰場主角的坦克和地面部隊的有效性已經有所下降,今后地面機器人的運用很可能會繼續擴大。
“在烏克蘭戰爭之前,人們曾對地面機器人的實用性提出疑問,但在烏克蘭戰爭中,其價值得到了廣泛認可,”米爾雷姆公司首席執行官巴爾西在接受商業內幕網站采訪時指出,“烏克蘭戰爭表明地面機器人或將在戰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計其數的無人機在空中盤旋,地面上機器人之間激戰正酣,到處看不到人類的身影——這種科幻電影般的場景或許已經不再遙遠。
責任編輯:張峰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特朗普稱將考慮縮短俄烏和平協議50天期限2025-07-29
- 俄羅斯自8月起關閉俄烏之間20個過境口岸2025-07-29
- 俄方直言:烏方此舉“沒良心”2025-07-24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 泰軍方、柬首相最新發聲
- “特朗普把馮德萊恩當早餐吃了”
- 聯合國秘書長呼吁謹防饑餓淪為戰爭武器
- 美國紐約曼哈頓槍擊案造成包括槍手在內6人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關注海峽網微信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