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公安部公布十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 防范電信詐騙須做到“四要四不要”

    □ 本報記者  張昊

    公安部近日公布近期高發的十類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手段,提醒社會公眾謹防上當受騙。

    十大騙術早知道

    【騙術一:假冒公檢法詐騙】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

    【防騙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騙術二:冒充熟人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熟悉的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賬號密碼,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騙取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防騙提醒】凡是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后再做決定。

    【騙術三:利用偽基站實施詐騙】犯罪分子使用偽基站,冒用銀行、運營商等客服電話號碼發送短信給受害人,以賬戶積分兌換獎品等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短信中的木馬鏈接。用戶一旦點擊,犯罪分子就能在后臺獲取用戶的銀行賬戶信息和密碼,進而盜取其賬戶資金。

    【防騙提醒】當收到“銀行卡密碼升級”“積分兌換”“中獎”等含有鏈接的短信時,要通過銀行、運營商的官方網站或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點擊短信中的鏈接。

    【騙術四:兼職詐騙】犯罪分子許諾在各種網絡平臺刷得消費記錄后,將返還本金并支付傭金。受害人完成前幾單任務后都會很快收到回報,而當做更多任務時,騙子就會切斷與受害人的聯系,就此消失。

    【防騙提醒】求職者不要輕信網絡上“高傭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不要輕信沒有留固定電話和辦公地址的招聘廣告。

    【騙術五:考試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得考生信息,有針對性地發送短信或郵件,聲稱“提供考題”“改分”“辦假證”等,引誘考生匯款。

    【防騙提醒】漏題、改分、改檔案、偽造資格證等行為本身就是非法的,請堅持用自己的實力說話。

    【騙術六:校園貸詐騙】校園貸詐騙主要有三種:用“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要求繳納貸款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聲稱能通過培訓提高綜合技能,夸大培訓效果,簽訂培訓合同,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與兼職詐騙結合,要求學生貸款購買手機等產品做“銷售代理”,貸款的利息和滯納金很高,學生如不能如期還款,將迅速背上難以承受的債務壓力。

    【防騙提醒】學生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對于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甚至將身份證借與他人使用。發現危險,及時報警。

    【騙術七:民族資產解凍騙局】犯罪分子先編造一個民族資產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后聲稱受國家委托對這些海外資產進行解凍,號召受害人繳納手續費或資料費,稱成功后每人可以拿到高額善款補助。除了“民族資產解凍”,犯罪分子還會編造所謂“養老”“扶貧”等噱頭吸引投資實施詐騙。

    【防騙提醒】此類詐騙的受害人多為中老年人,他們遠離社會輿論,缺乏辨別詐騙的能力,年輕人要多關愛長輩,及時傳達安全防范知識。此外,留意父母長輩的網絡支付使用情況,保障財產安全,及時止損。

    【騙術八:投資返利詐騙】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具有海外背景,從事的行業能賺取巨額利潤,投資者將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讓投資者嘗到甜頭,繼續追加投資后,將血本無歸。

    【防騙提醒】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項目多咨詢評估,做到深思熟慮,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絡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騙術九:保健品購物詐騙】犯罪團伙假扮醫療機構的顧問、專家、教授等,以為老年人“問診”為名夸大病情,再以會員登記、免費體驗、國家補貼、中獎等噱頭誘騙客戶購買各類“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制濫造,成本低廉卻高價出售。

    【防騙提醒】經常給家中老人說一些老人被詐騙的例子,讓他們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銷,一旦發現受騙要立即報警。

    【騙術十:引誘裸聊敲詐勒索】犯罪分子非法獲得被害人信息后,通過社交軟件建立聯系,步步引誘受害人“裸聊”,從而獲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視頻進行敲詐。

    【防騙提醒】應遠離網絡不良行為,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

    安全底線須守住

    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說,無論犯罪分子如何巧立名目、花言巧語,只要守住下列安全底線,就可以讓犯罪分子無計可施。

    要做到“四要”,即:轉賬前要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確認;手機和電腦要安裝安全軟件;QQ、微信要開啟設備鎖及賬號保護,提高賬戶安全等級;網上聊天時要留意系統彈出的防詐騙提醒。

    同時要做到“四不要”,即:不要連接陌生WIFI,有些WIFI容易導致支付賬號密碼被盜;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驗證碼;不要將支付密碼與賬號登錄密碼設為同一個;不要將身份證等個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機里。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桐庐县| 静宁县| 桦甸市| 团风县| 河曲县| 平阳县| 陆河县| 呼和浩特市| 正阳县| 湟源县| 藁城市| 榆树市| 太和县| 诸暨市| 大悟县| 灌云县| 江陵县| 烟台市| 瑞金市| 郓城县| 岳阳市| 信宜市| 永胜县| 隆化县| 永靖县| 建始县| 纳雍县| 卢龙县| 平谷区| 长寿区| 蒙城县| 林芝县| 阳春市| 扶风县| 荣成市| 万安县| 永城市| 宜川县| 惠州市|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