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趙薇夫婦收購“大戲”面臨頂格處罰! 背后真相如何?

    趙薇夫婦收購“大戲”面臨頂格處罰!背后真相如何?

    近日,趙薇夫婦因收購萬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而面臨證監(jiān)會處罰。而收到監(jiān)管部門處罰告知書后,趙薇丈夫黃有龍日前稱打算向證監(jiān)會提交申辯意見并要求舉行聽證會。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劇情”似乎還沒完。

    這場資本市場收購“大戲”背后真相如何?對信息披露行為應如何監(jiān)管?

    1

    信息披露違規(guī),

    監(jiān)管部門擬作頂格處罰

    11月9日晚間,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的一則關于收到證監(jiān)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引爆了朋友圈。曾經在股市上引發(fā)高度關注的趙薇夫婦收購萬家文化一案,強勢回歸人們的視野。

    公告顯示,證監(jiān)會擬對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的龍薇傳媒和萬家文化兩家公司予以處罰,包括責令改正、警告,并分別處60萬元罰款。

    而背后的“主角”們也都收到了數十萬元的罰單和證券市場禁入“紅牌”。證監(jiān)會擬對趙薇、黃有龍、萬家文化實際控制人孔德永分別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龍薇傳媒代表、趙薇的哥哥趙政同樣也面臨監(jiān)管部門30萬元的罰單。

    與此同時,告知書中還梳理了萬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月16日公告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的五宗“罪”。

    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業(yè)內專家分析,根據證券法相關規(guī)定,針對信披違法違規(guī),本案已為頂格處罰。

    證監(jiān)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5日表示,監(jiān)管部門一直以來都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保持高壓態(tài)勢。并購重組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證監(jiān)會將持續(xù)關注其過程中的信息披露質量。

    2

    51倍融資杠桿、一波三折的收購計劃

    51倍的融資杠桿,一波三折的收購計劃……記者依據證監(jiān)會告知書梳理,趙薇夫婦上演的這場收購“大戲”主要有5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2016年11月2日,龍薇傳媒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主要財務數據均為零。公開信息顯示,演員趙薇是龍薇傳媒的控股股東。

    第二步,2016年12月23日,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收購萬家文化29.135%的股份。協議顯示,收購完成后,趙薇將成為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

    第三步,2017年1月12日,在上交所的問詢下,龍薇傳媒通過萬家文化公告披露了資金來源:在收購所需的30.6億元中,股東自有資金僅為0.6億元。至此,高達51倍的杠桿比例浮出水面。

    第四步,2017年2月13日,龍薇傳媒的收購計劃大幅“縮水”至3200萬股和5.29億元,不足原協議的兩成。“縮水”理由是龍薇傳媒的融資計劃并未順利完成。當日,萬家文化再次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第五步,2017年3月31日,萬家文化公告稱“因股份轉讓客觀情況發(fā)生變化”,經友好協商雙方決定終止本次股份轉讓事項,原收取2.5億元股份轉讓款返還,雙方互不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至此,這場失敗的收購變成了一場連違約金都不用付的“過家家”。

    3

    監(jiān)管“鷹眼”緊盯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

    萬家文化、龍薇傳媒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案并非孤例。事實上,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涉及此類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典型案例層出不窮,一些曾經肆無忌憚的資本玩家已相繼被查處。

    其中,九好集團利用虛增收入、存款等惡劣手段自我“包裝”,試圖通過“忽悠式重組”借殼上市,遭遇監(jiān)管層頂格處罰。鮮言更是因炮制“奇葩議案”、操縱多倫股份,遭證監(jiān)會開出34.7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

    監(jiān)管“鷹眼”一直高度關注此類違法違規(guī)行為。統(tǒng)計顯示,今年年初到8月,僅上交所就針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作出公開譴責決定11份、通報批評決定19份、監(jiān)管關注決定33份,涉及上市公司33家;共處理79名“董監(jiān)高”、15家股東以及兩名財務顧問項目主辦人,合計96人次。

    強化監(jiān)管的同時,相關制度規(guī)則也在持續(xù)完善中。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要求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今年9月,證監(jiān)會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并購重組信息披露規(guī)則,縮短停牌時間,限制、打擊“忽悠式”“跟風式”重組。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亂象、財務信息披露違規(guī)行為、大股東及“董監(jiān)高”違規(guī)減持股票行為、上市公司不當停牌行為、公司重大業(yè)務操作差錯等。

    億信偉業(yè)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江明德建議,在保持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高壓”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相關法規(guī)的完善,尤其是改變違法收益和違法成本失衡的現狀,讓違法者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來源:新華社

    記者:劉慧、潘清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小盆栽里藏“新”意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双牌县| 定陶县| 宁乡县| 新津县| 恩施市| 云安县| 延长县| 焦作市| 济南市| 宜川县| 北辰区| 连南| 鞍山市| 澄城县| 安义县| 盖州市| 曲麻莱县| 上蔡县| 乐安县| 瑞安市| 西青区| 洮南市| 偏关县| 白山市| 句容市| 宁德市| 台东市| 永新县| 阳江市| 绥芬河市| 青龙| 泸定县| 涞水县| 宿松县| 宁夏| 兴隆县| 株洲县| 城口县| 增城市|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