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各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自治區成立6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

    著力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織錦工藝大師譚湘光近日在賓陽縣掛牌成立了“非遺傳承基地”?;卦趥鞒袎彦\紡織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還將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幫助更多人通過壯錦紡織和壯錦產品生產增加收入。

    銅鼓、桂派戲曲曲藝、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廣西擁有種類繁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發展,一些非遺項目使用不多,有的甚至瀕臨滅絕,迫切需要保護。

    近年來,廣西完成了壯族三聲部民歌、壯族歌圩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以及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等數字化記錄工作,并正開展更多的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截至今年10月,共采集圖片約1.8萬張、視頻資料1400小時、文字素材19.2萬字,為廣西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建立起數據庫、基因庫。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介紹,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傳習所、生產性保護基地、生態保護區“五位一體”保護傳承體系正在構建,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區、壯族文化(百色)生態保護區、苗族文化(融水)生態保護區等7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先后建立起來。

    在各方努力下,廣西已建立起國家、自治區、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各項保護工作正在有序開展。截至今年10月,廣西共有劉三姐歌謠、侗族大歌等50項國家級非遺項目,618項自治區級非遺項目,1039項市級非遺項目,2561項縣級非遺項目。

    傳統戲曲展示桂風壯韻

    “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為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廣西舞臺藝術經典作品彩調劇《劉三姐》11月在北京上演。

    誕生于1958年的彩調劇《劉三姐》取材于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傳說故事。60年來,彩調劇《劉三姐》在國內外演出2000多場次,曾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南北片)優秀劇目獎等獎項。

    廣西舞臺藝術工作者扎根八桂大地,將傳統民族戲曲發揚光大,并賦予新的時代內容。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邱玉紅介紹,不久前舉行的第十屆廣西戲劇展演上,廣西近年創作的26臺大型劇目密集上演。劇目緊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反腐倡廉等主題,山歌劇《股份農民》、壯劇《我家住在銅鼓嶺》等作品源自現實生活,富有生活氣息,極具民族特色。

    現代桂劇《赤子丹心》總導演、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說,創作人員堅守“用廣西自己的地方戲曲演繹廣西英雄人物”的初衷,通過獨特鮮明的“廣西視角”展示廣西人民的好兒子黃大年的事跡,桂風壯韻通過劇情得到自然展現。

    廣西通過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優秀劇本扶持計劃項目等,不斷推動傳統戲曲劇目創作演出,開展“戲曲進校園”“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演出,為群眾獻上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不斷提升百姓的文化獲得感。

    民族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繡球是廣西極具特色的旅游工藝品之一,靖西市新靖鎮舊州村有“繡球之鄉”的美稱,壯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繡球成為當地致富的產業。舊州2300多名村民有一半從事繡球制作行業,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當地人身著壯族服飾,坐在家門口縫織繡球的場景成為一道風景。

    被稱為“民間繪畫之鄉”的桂林市臨桂區五通鎮有5000多名“農民畫家”,他們農忙時下地勞作,農閑時拿起畫筆,為國內外客戶繪畫,全鎮農民繪畫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

    在國際旅游勝地桂林市陽朔縣,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每天晚上都會上演,600多名演員絕大多數是當地村民,自2004年以來每年演出500多場。以《印象·劉三姐》為代表的民族文化產業正在日趨壯大。河池市宜州區劉三姐鎮下枧村的壯古佬景區主打山歌體驗等旅游項目,村民們“唱著山歌把錢賺”。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介紹,廣西充分發揮民族文化資源優勢,促進民族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扶持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欽州坭興陶等民族文化和民間工藝品牌,不斷提升廣西民族文化產業競爭力。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小盆栽里藏“新”意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郑州市| 泽州县| 玉树县| 滦平县| 长汀县| 武强县| 陇川县| 白银市| 泽普县| 宿迁市| 崇州市| 台北市| 瑞安市| 政和县| 耒阳市| 惠水县| 塔城市| 彰武县| 闸北区| 出国| 岗巴县| 玉林市| 武鸣县| 海门市| 陇西县| 嘉义市| 嘉禾县| 富宁县| 大方县| 永兴县| 融水| 香河县| 瑞安市| 安义县| 三明市| 绥中县| 尼勒克县| 江源县| 灵丘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