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濟南4月8日電(記者袁敏)記者近日從黃河口朱鹮野化研究基地了解到,“鹮歸齊魯”朱鹮野化放飛項目中一只編號162的朱鹮于3月19日進行了長時間、長距離遷徙,共飛行11小時、跨越260公里,創造中國朱鹮野化種群遷徙觀測史上全天飛行、連續飛行距離的兩項紀錄。

    3月19日清晨5時40分,162號朱鹮由位于中國東部的山東東營利津鹽窩鎮振翅啟程,1小時后從陸地進入渤海,之后4小時持續跨海飛行抵達天津港區,再歷經5次起降抵達河北滄州。科研團隊通過北斗衛星追蹤發現,該個體在強氣流中維持30-50公里時速,成功穿越渤海海域。渤海海峽的強氣流與無落腳點的飛行環境,對翼展不足1.5米的朱鹮堪稱生死考驗。

    “這一發現刷新了學界認知。”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研究員劉冬平說,朱鹮一直被認為是短途擴散鳥類,此前能證實的連續飛行距離僅約40公里。然而,162號朱鹮卻連續飛行近200公里,還展現出精準的跨海導航能力。這一突破為朱鹮東部遷徙種群的重建帶來了新希望。

    監測顯示,此后162號朱鹮又朝東南方向突進95公里,抵河北鹽山,后折返山東濱州。4月5日追蹤數據顯示,該朱鹮位于濱州無棣車王鎮。根據每小時自動監測的大致體溫、飛行高度和速度等數據判斷,該朱鹮健康狀況良好。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王安東介紹,保護區的朱鹮從陜西和河北引進,用于開展野化放歸科學研究。2024年10月放歸的首批朱鹮共有6只,其中4只佩戴了衛星追蹤器和環志。除162號朱鹮外,其他3只分別飛向壽光市、東營區和利津縣。目前自然保護區的朱鹮已經進入繁殖期,待繁殖期結束后,將挑選三四對覓食能力和飛行能力強的朱鹮進行第二批野化放飛,為第一批朱鹮送去同伴,以期在中國東部濱海濕地形成野外種群。

    據悉,朱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寶石”“鳥中大熊貓”之稱。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德格县| 钦州市| 巴彦淖尔市| 德庆县| 白朗县| 宝鸡市| 万州区| 和田县| 文山县| 织金县| 山东省| 敖汉旗| 姚安县| 迁西县| 积石山| 伊川县| 保山市| 乌苏市| 盐源县| 镇宁| 黄平县| 绥宁县| 田阳县| 金寨县| 涡阳县| 昌黎县| 寻乌县| 囊谦县| 建宁县| 米易县| 大丰市| 双江| 永善县| 江永县| 昌吉市| 凤城市| 玉田县| 乌恰县| 炉霍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