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田曉航、帥才)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中醫專家介紹,這一時期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悶熱潮濕的環境易導致人體陽氣外浮,濕邪內蘊,養生防病要注意健脾祛濕,靜心養神。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佘遠遙介紹,芒種時節,人體容易外感濕邪,而濕氣易困脾,導致腹脹、食欲不振、大便黏膩等“苦夏”癥狀;人體還易內生濕熱,若汗出不暢或貪涼飲冷易引發皮膚痤瘡、濕疹、口臭、尿路感染等問題;此外,高溫易耗傷津液,使人出現口干舌燥、煩躁失眠等“上火”表現,甚至誘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芒種亦是養生之機。”佘遠遙說,人們通過飲食、起居、外治的綜合調理,可安然度過濕熱夏季,為秋冬健康打下基礎。

    “飲食調養應‘健脾祛濕,清補為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天博說,苦瓜、蓮子、烏梅等可清熱燥濕,酸味食物如山楂、檸檬能生津開胃,因此,可適當多吃“苦”與“酸”;同時,應少食冷飲、冰鎮水果,避免損傷脾陽。

    起居、運動和情志調攝也應順應天時。張天博說,芒種時節宜在23點前入睡,白天11點至13點間午睡15至30分鐘;日常出汗后應及時更換衣物,避免濕氣滯留;洗浴宜用溫水,忌冷水沖涼;鍛煉以太極拳、八段錦等舒緩運動為宜,時間宜選在清晨或傍晚,強度以“微汗”為宜,避免大汗耗氣傷津;還可通過聽音樂、冥想、書法等活動舒緩情緒,避免“心火亢盛”。

    此外,居家可采用中醫外治方法調養身體。長沙市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湛韜舉例說,艾灸可使氣機宣暢,助陽祛濕,緩解胃寒等病癥,可選擇風門、大椎等穴位施灸;拔罐可逐寒祛濕通經絡,緩解濕氣重引發的身體困乏等癥狀;每晚選用藿香、佩蘭、艾葉、生姜等中藥材煎煮后泡腳15至20分鐘,能輔助緩解濕邪侵襲脾胃引發的不適。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林甸县| 城固县| 周至县| 双鸭山市| 河池市| 五寨县| 晴隆县| 明光市| 瑞金市| 阳曲县| 黄平县| 福清市| 凤翔县| 宿松县| 荔浦县| 荃湾区| 罗山县| 瓦房店市| 长顺县| 延津县| 曲阜市| 楚雄市| 中西区| 宁明县| 芜湖县| 安塞县| 微山县| 屏山县| 巴林左旗| 泸溪县| 永登县| 沛县| 阜南县| 平度市| 垣曲县| 连云港市| 垣曲县| 资兴市| 云和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