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1911年12月23日冬至夜,上海迎新爆竹聲此起彼伏。祖父卻在寓所內憂心踱步,伏案寫下詩句‘破碎山河誰補綴,天涯兄弟合流離’。句末,他自署‘牛稠壯士’,并落款‘羅東亞戲筆’。半年后,他毅然赴臺舉事。”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xié)進會(下稱“協(xié)進會”)監(jiān)事羅秋昭對中新社記者講述祖父羅福星赴臺抗日的歷史。

    羅福星在臺秘密組建革命組織并撰寫《大革命宣言書》,痛斥日本在臺的暴虐罪行,號召民眾團結抗日,引發(fā)敵人恐慌。1913年12月,羅福星被捕,次年3月遭絞刑犧牲,就義時年僅28歲。

    由上海市臺聯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臺胞抗日史城市文化講壇28日在上海召開。來滬參會期間,羅秋昭在上海市臺聯協(xié)助下,于上海圖書館查閱到民國初年記載其祖父事跡的珍貴報刊史料。“祖父唯百姓為心。”羅秋昭表示,“作為后裔,我以祖父為榮,盼此行能挖掘、傳播更多包含祖父在內的臺胞勉力抗日的史實。”

    “協(xié)進會與上海的聯結,早在戰(zhàn)時烽火中鑄牢。”協(xié)進會創(chuàng)會理事長、臺灣霧峰林家后人林光輝介紹,晚清至日據時代初期,臺灣抗日力量確有通過上海轉運物資的史實。上海作為近代重要港口、商貿樞紐,是兩岸抗日物資流通的關鍵節(jié)點,也是兩岸共同抗戰(zhàn)記憶的重要體現。

    1945年,臺灣光復。1946年8月,臺灣霧峰林家的林獻堂率臺灣光復致敬團(下稱“致敬團”)成員葉榮鐘等15人由臺北飛往上海,展開了為期37天的大陸之旅,期間拜祭南京中山陵、捐款撫恤先烈家屬、赴西安祭拜黃帝陵。

    2006年,在致敬團秘書林憲和林光輝的努力下,致敬團“后人團”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xié)進會成立,循先人腳步到黃帝陵祭拜并立碑。協(xié)進會理事,葉榮鐘之子葉蔚南參與其中,將父親當年隨團于耀縣遙祭黃帝陵時所題祭文立碑于黃帝陵。

    “當年9月,林憲來到西安西京招待所,發(fā)現陳設與60年前無異,興奮地指著一張桌子對我說,當年你父親就是在這張桌子上寫下了祭文。”葉蔚南說,父親長期關注政治社會運動,雖沒有“拋頭顱,灑熱血”,但始終“以筆為劍”,心系大陸。

    葉榮鐘著有《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灣人物群像》等雜文、漢詩、書籍共300余萬字。但受時代所限,當時許多作品“欲言又止”,本人事跡知者寥寥。退休后潛心研究父親著作,葉蔚南如今已在臺灣《觀察》雜志發(fā)表十余篇補遺文章,“要把當年沒說出口的下半段,把父親傳統(tǒng)士人風骨與情懷一并講給兩岸聽”。

    “臺灣同胞五十年堅持武裝與非武裝抗爭的歷史,因兩岸交流波折蒙塵。”往來大陸各地參與布展,發(fā)行紀念手冊,參與座談會……協(xié)進會理事長,臺灣霧峰林家后人林銘聰盼向兩岸廣泛介紹臺胞英烈的抗爭精神,傳承先輩遺志,“臺胞的抗戰(zhàn)努力構筑了兩岸共同記憶的重要根基,不應被遺忘。”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湖州市| 曲靖市| 道孚县| 泸州市| 灌云县| 彭州市| 郴州市| 黑山县| 方正县| 本溪| 清水河县| 边坝县| 临沧市| 汾阳市| 利川市| 绥中县| 新河县| 海宁市| 嘉禾县| 乌什县| 福安市| 页游| 万宁市| 中西区| 峨山| 临桂县| 白山市| 原阳县| 张北县| 怀柔区| 澎湖县| 原阳县| 孝昌县| 镶黄旗| 绥芬河市| 舟山市| 周口市| 大化| 石首市|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