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7月19日,一場特別的課程開發研討活動在福建師范大學倉山校區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老師們不約而同地把研學主題投向街頭巷尾的美食。

    “通過尋找臺灣古早味,孩子們在行走中了解了藏在美食背后的中華文化,行程完成后還制作了超棒的臺灣美食地圖。”來自臺灣新北市秀山小學的張老師分享了她主導設計的研學課程,大屏幕上孩子們的作品引得現場陣陣掌聲。

    同樣為福州三坊七巷設計美食研學課程的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老師陳宇欣也分享了自己的計劃:“美食是載體,文化才是根。用研學這樣有趣的形式,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才是教育的目的。”

    當日,由共青團福州市委、福州市青年聯合會主辦,福建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承辦的“好年華福州——兩岸共研一堂課”兩岸研學課程開發研討活動在福州啟動。活動以閩臺深厚的歷史文化為紐帶,匯聚兩岸智慧,深挖福州文化資源,旨在共同研發促進兩岸青少年心靈契合的特色研學課程,為閩臺教育交流合作探索新路。

    臺北市教育局小學藝術領域輔導員吳慧琳老師對兩岸教師合作研學課程頗有感觸,她主導設計的“好好玩跨域主題課堂”在福州不少校園開展和推廣。“我一直認為大陸老師的專業度是特別棒的,而臺灣老師在課程創造方面的靈感也值得點贊。兩岸老師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一定能為兩岸的孩子們帶來更好的課程。”

    研討會后,兩岸專家老師接連兩日走訪了臺灣會館、林則徐紀念館、閩越水鎮等地,并圍繞兩岸歷史聯結設計課程,就福船文化、臨水陳靖姑信俗等如何轉化為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研學課程展開頭腦風暴。

    “我們此行不只是看風景、聽故事,更要和大陸同仁一起‘備課’。”吳慧琳說,“我覺得福州研學課程可做的東西太多了,民間信俗、傳統技藝,這些流淌在血脈里的文化基因,是設計兩岸青少年研學課程的寶貴資源。”

    臺灣中原大學的連教授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能為研學課程錦上添花,“以福州的非遺軟木畫、脫胎漆器為例,我們就可以在走訪行程后,通過向AI下指令,將古老的技法電子化生成屬于孩子自己的作品”。

    據福建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研討會結束后,兩岸老師將融合福州特色文化,形成適用于兩岸青少年的尋根研學課程,為兩岸青少年搭建心靈契合的橋梁。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榮耀一鏡雙焦段方案首曝 對標華為Pura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灵寿县| 汕头市| 电白县| 永丰县| 丹巴县| 松潘县| 天祝| 日照市| 海门市| 岢岚县| 新和县| 两当县| 平邑县| 潼关县| 壶关县| 辉南县| 芦山县| 嵊州市| 禄丰县| 姚安县| 黄冈市| 阿瓦提县| 城市| 嵊州市| 乌苏市| 山西省| 应用必备| 长岛县| 永济市| 鞍山市| 临泽县| 开江县| 井冈山市| 右玉县| 那曲县| 合肥市| 嘉善县| 长岛县| 台东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