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贛發繡:古老藝術的文化傳承

    4月13日,陶永紅(右)給朱麗清(左)等傳授贛發繡技藝。贛發繡,是以發絲為線在布織物上進行刺繡的一種具有贛鄱地域特色的民間手工刺繡藝術。其工藝流程分為上繡繃工序、底稿繪制工序、發絲刺繡工序、繡品裝裱工序等24道工序。贛發繡第十七代傳承人陶永紅,繼承傳統不斷創新,研制出“渦紋針法”和染發技術,增加了發繡的表現力,并將單一的“墨繡”拓展為“彩發繡”,將贛發繡推至一個新的高度。 2004年,她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集生產、保護為一體的南昌永紅贛發繡發展有限公司,還創辦職業培訓學校,與社區、院校、村委會等合作,先后為社會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3000余人,讓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得以傳承和發揚。據悉,贛發繡歷史悠久,傳承至今近500年歷史,被列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攝

    贛發繡:古老藝術的文化傳承

    4月13日,陶永紅在展示她創作的10米長卷《清明上河圖》彩色發繡作品。

    贛發繡:古老藝術的文化傳承

    這是陶永紅在宣紙上創作的贛發繡作品(4月13日攝)。

    贛發繡:古老藝術的文化傳承

    4月13日,陶永紅在介紹贛發繡的手工制作工藝流程圖。

    贛發繡:古老藝術的文化傳承

    4月13日,陶永紅在展示她創作的10米長卷《清明上河圖》彩色發繡作品。

    贛發繡:古老藝術的文化傳承

    這是彩色發繡《清明上河圖》特寫(4月13日攝)。

    贛發繡:古老藝術的文化傳承

    這是彩色發繡《百蝶圖》特寫(4月13日攝)。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贛發繡 手工刺繡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海南省| 靖边县| 桃园市| 丰都县| 胶南市| 桂东县| 泸州市| 富顺县| 同仁县| 雷山县| 青岛市| 建湖县| 财经| 叙永县| 大城县| 麻江县| 潜江市| 隆安县| 竹北市| 鄂伦春自治旗| 射洪县| 乐业县| 长武县| 崇信县| 文化| 藁城市| 康乐县| 平度市| 金溪县| 留坝县| 江陵县| 五寨县| 红河县| 黄骅市| 定远县| 怀远县| 友谊县| 民勤县| 阿拉尔市|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