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在山西太原市一家酒店的一層大廳,客人們邊就餐邊欣賞面食表演。只見王張龍將一個面團捏成球狀,深吸氣后對著面團上的小口吹了起來,面團變得越來越大,最后收口、扎尾,一個面氣球就成形了,摸上去涼涼的,非常嫩滑。

    吹面氣球是王張龍的拿手絕活。早在2012年,他在第三屆中國餐飲業(yè)博覽會上用4公斤面粉制作面胚并吹成直徑1.8米的面球,榮獲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除此之外,王張龍還擅長獨輪車削面、舞面、關(guān)公扯面,制作細如發(fā)絲的龍須面、長壽一根面等十余種面食表演。能做百余種面食的他被中國烹飪協(xié)會授予“中華金廚獎”“中國餐飲30年杰出人物獎”。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20余年來,王張龍歷經(jīng)酸甜苦辣,從一名刷碗工成長為“面食超人”。

    1997年,16歲的王張龍從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的一個小村莊來到省會太原打工。他先在一家小飯店不領(lǐng)工資刷了一年碗,第二年每月領(lǐng)上50元后,就自己買面粉,等晚上店鋪關(guān)門后一個人練習(xí)做面食。

    “我們這一行偷不了懶,只能通過自己的手藝改變命運。”王張龍回憶說,晚上擺8條凳子搭個床,睡在小飯店里,順便看門。

    直到1999年他應(yīng)聘到一家大飯店,才真正學(xué)起了面食廚藝。由于肯吃苦,王張龍很快從一個小工做到了面食主管。2003年,太原舉辦國際面食節(jié),王張龍脫穎而出。“這次活動讓我意識到,面食也可以走上舞臺,‘玩’起來。”

    從那以后,王張龍就思考如何創(chuàng)新讓面食更有觀賞性。他看到電視上獨輪車踢碗的雜技表演后,就想把獨輪車與頭頂削面結(jié)合起來。于是,他買了一輛獨輪車,剛開始扶著墻或扒著雙杠找平衡感,后來學(xué)會了直行卻不會拐彎,騎上高車后不知道如何跳下來,常常扭傷腳腕、磕破膝蓋。

    “挺難學(xué)的,沒有雜技基礎(chǔ),也沒老師教,但我必須把它干成。”王張龍說,經(jīng)過一年多的苦練,他終于可以腳蹬獨輪車,頭頂面團,雙手執(zhí)刀削面。

    常年跟刀打交道,稍不留神就會受傷。有一次工作時,轉(zhuǎn)刀掉了下去王張龍本能地去抓,結(jié)果割到了手腕上,至今還留有明顯的疤痕。

    憑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王張龍不僅成為著名的面食大師,還把山西的面食文化“玩”到了美國、意大利、葡萄牙等20多個國家,成為中國面食文化的宣傳使者。

    在王張龍眾多榮譽中,有一個由聯(lián)合國餐飲辦公室授予的證書,上面寫道:“王張龍先生在‘中國·山西美食走進聯(lián)合國’活動中,表現(xiàn)出高超的烹飪技藝,向世界各國來賓展示了中國山西飲食文化的魅力,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山西面食有400多種,還得靠匠心傳承。”王張龍說,山西被譽為“小雜糧王國”,蕎面、豆面、玉米面、高粱面等都能做出好吃的面食。為了將面食絕活傳承下去,王張龍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30余名徒弟。

    談到未來,37歲的王張龍毫不猶豫地說,要努力推動山西面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面、鹵料都得研究,這樣的面食才更好看、好吃,才能真正走出去。”他說。(王學(xué)濤、吳夢越)

    責(zé)任編輯:趙睿

    相關(guān)閱讀
    關(guān)鍵詞: 吹面氣球 山西面食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shù)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dāng),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青铜峡市| 洛阳市| 娱乐| 长顺县| 邮箱| 虞城县| 虹口区| 桂林市| 治多县| 平阳县| 翁源县| 澎湖县| 浪卡子县| 红桥区| 怀远县| 建平县| 鲜城| 大厂| 灌阳县| 安丘市| 涿州市| 于田县| 新沂市| 渭源县| 长子县| 邵东县| 革吉县| 双牌县| 东莞市| 通州区| 浑源县| 山阴县| 伊春市| 静安区| 富川| 延川县| 景德镇市| 东港市| 望谟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