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包皮環切術的適應癥
1、不可過早施行手術。隨著年齡的增長包皮逐漸發育并且可以完全下翻,研究表明18歲時包莖的發病率是2.58% ,所以絕大多數人是不需要擔心包莖的。
2、青春發育期后只有包莖型、包皮過長狹窄型、并發包皮病變的是手術適應癥。換句話說,只有不能下翻的包皮或者已經引發包皮炎和陰莖癌等其他病變的包皮才是可以切除的。平常多洗洗就沒事了。
第五章 包皮環切術的并發癥與不利之處
包皮環切后的并發癥較多,常見的有切口出血、陰莖皮膚下血腫、切口感染、系帶保留過長形成皮贅、陰莖皮膚過短、包皮切除過少或繼發包莖等。
包皮環切術破壞了部分陰莖血管、神經末梢及性欲發生的感覺組織,易引起勃起功能障礙。
Fink等發現38%成人包皮環切術患者勃起能力下降。0’HamL調查了138例婦女(均有多個性伴侶),其中20例喜歡與包皮環切術后的性伴侶發生性關系,而118例喜歡與擁有完整包皮的男性發生性關系,包皮環切術后的男性在性生活中更多的使用人工潤滑劑。以上說明了包皮在性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圖5 包皮環切術手術圖
第六章包皮環切術的意義總結以及結論
意義:
1、對于治療包莖、包皮過長、包皮病變是方便有效的。
2、最近發現包皮環切術能夠減少HIV和某些性傳播疾病的感染幾率,甚至女性伴侶是HIV攜帶者,其男性伴侶經過包皮環切就不再感染。
原理是這樣的:HIV的感染需要朗格漢斯細胞呈遞抗原給B細胞,而沒有朗格漢斯細胞HIV的感染就變得困難重重。當包皮存在時,包皮內表面和龜頭上都是有少量朗格漢斯細胞存在的,當切除包皮后,龜頭逐漸變的上皮化,此時朗格漢斯細胞的數量就會減少到0左右,自然HIV就不好感染了。
總結:
只有少數人需要進行包皮環切,大多數人只要保證日常的清潔、不要留著包皮垢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在HIV和性病高傳染區,沒有濫交行為,保留包皮的意義大于切除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陰莖包皮環切術適應癥并發癥的再探討
黃后寶, 薛琚, 姜書偉 -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8
2、吳志堅, 龍秀官. 男性青少年陰莖包皮發育的分度調查[J]. 中國學校衛生, 1999, 20(5): 367-367.
3、于圣杰, 張唯力. 陰莖包皮研究現狀[J]. 國外醫學. 泌尿系統分冊, 2005, 4: 019.
4、孟鑌, 李大巍, 鄧兆享, 等. 18~ 25 歲未婚青年陰莖包皮的解剖類型及臨床分析[J].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03, 21(4): 344-345.
5、男性包皮環切如何保護免受艾滋病毒感染?羅伯特·薩博,英國醫學雜志2000年6月10日,320 (7249):1592-1594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