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廣告
    您現在的位置:親子首頁 > 親子 > 親子要聞 > 正文

    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出“逆子”?(2)

    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我們可以放棄那些損壞孩子人格、妨礙他們未來的老方法,轉變觀念,開始使用能夠維護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不會使他們受辱的方法。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中要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們應該對孩子既尊重又堅定。阿德勒學派的科學家和全世界的教育家業(yè)已科學系統地研究、試驗過一些新方法。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創(chuàng)建了一個主要致力于教育的心理與精神療法學派。該學派方法科學,為科學界所認可。阿德勒在教育領域的工作后來由德萊屈爾(Dreikurs)繼續(xù)推進。艾爾弗雷德•阿德勒和德萊屈爾用合作性紀律、積極性紀律等好幾個術語來稱呼這種新方法。簡而言之,這種新方法包括以下重要方面:

    1訓練孩子時要堅定,但也要尊重他們。

    2我們既不應懲罰孩子,也不應縱容他們,而要理解他們。我們應認識到,讓孩子承受自己的錯誤行為所導致的后果,我們實際上是在幫助他們。這跟我們大人的經歷是相似的。我們會從自己的錯誤造成的后果中吸取教訓,孩子也是一樣。我們大人要以適當的方式鼓勵孩子,好讓他們從自己的行為后果以及與他人的交往中學習。

    3理解孩子意味著理解孩子的目標。

    4自然合理的后果是教育孩子的強大武器,能讓孩子實實在在地體驗生活。我們采取這種方式時,孩子既不會失去對我們的尊重,也不會失去自尊。

    5鼓勵是很有效的;不論從短期還是長遠來看,鼓勵都會產生積極的結果。

    要理解孩子。阿德勒的一些觀察所得已被轉化成了原則:

    1孩子同樣也是社會的人。一個孩子的任何行為,如果放到社會的環(huán)境下,都是可以理解的。

    2一切行為都是以目標為導向的。不過孩子一般意識不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德萊屈爾說過,孩子是敏銳的觀察者,但卻是差勁的解釋者。我們要懂得孩子的目標,并給他們解釋這些目標,這樣做時要尊重孩子。

    3孩子總想有歸屬感,總希望自己對環(huán)境有用。如果孩子對獲得歸屬感和重要感的方式理解不對頭,他們就會產生不良行為。

    4品行不端的孩子總是氣餒的孩子。如果我們了解一個品行不端的孩子想通過他的不良行為達到什么目的,我們跟孩子的關系就會改進。

    5社會興趣:如果孩子對他人的幸福與快樂有所貢獻,對他們的社會環(huán)境越來越負責,他們的社會興趣就會增加,他們的不良行為就會消失。

    6平等意味著人人都應得到尊重和尊嚴。大人是不允許羞辱小孩的,因為這會嚴重傷害孩子的人格。尊重應是相互的,孩子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在許多文化中,母親沒有父親受孩子尊重,而這對子女的發(fā)展是有害的。

    我們聽過太多“愛之深,責之切”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手段,見過太多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我們習以為常,我們代代如此,可是,當回憶起自己幼時犯錯,面對父母揚起的巴掌,我們的心中除了恐懼、怨憤、失望,還有什么?低下憤怒的頭顱,放下你粗暴的棍棒,讓我們聽一聽,孩子的心聲。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林晗枝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石泉县| 广河县| 兴和县| 宁国市| 德庆县| 德昌县| 鲁甸县| 茂名市| 扎赉特旗| 忻州市| 资阳市| 正镶白旗| 师宗县| 本溪市| 应城市| 双流县| 甘泉县| 航空| 南木林县| 湟源县| 江达县| 揭西县| 临江市| 扎兰屯市| 嘉善县| 伊宁市| 高青县| 萨迦县| 常山县| 色达县| 临泽县| 延川县| 岳阳县| 桃园县| 华亭县| 呼玛县| 沈阳市| 札达县| 五华县| 白河县|